[ kǔ gōng ]刻苦的功夫: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不可。
[ kǔ guǒ ]比喻坏的结果;使人痛苦的结果:自食~。
[ kǔ hǎi wú biān ,huí tóu shì àn ]佛教语。意指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获得超脱。亦以比喻罪恶虽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
[ kǔ hé ]佛教语。指苦难的遭遇。《大集经》卷十九:“能悟众生,善作诸行,能乾苦河。”隋 彦琮《通极论》:“吾少长 山 东,尚 素王 之雅业;晚游 关 右,慕 黄 老 之玄言,俱是未越苦河,犹沦火宅。”《花城》1981年第6期:“曾蔷玫 同志饮干了失去母爱的苦河,吐出了爱的清泉。”
[ kǔ hèn ]1.苦恼。唐 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浊酒杯。”《西游补》第三回:“﹝ 行者 ﹞现原身望望使者,使者早已不见,行者 越发苦恨,须臾闷倒。”2.甚恨,深恨。唐 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綫,为他人作嫁衣裳。”宋 周邦彦《点绛唇》词:“苦恨斜阳,冉冉催人去。”
[ kǔ huàn ]犹苦痛。唐 张贲《酬袭美先见寄倒来韵》:“近年已絶诗书癖,今日兼将笔砚焚;为有此身犹苦患,不知何者是玄醺。”
[ kǔ huór ]费力多而报酬少的工作(跟“甜活儿”相对)。
[ kǔ jí miè dào ]佛教语。亦名四谛。苦为生老病死,集为集聚骨肉财货,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完全解脱实现涅槃境界的正道。
[ kǔ jí ]味苦贫穷。亦指土质硗薄。《文成公主的故事》:“把那儿的荒凉与苦瘠变成永远的丰饶。”《新华月报》1962年第3期:“从1920年起有了 华 员二人充任邮务长,还是派往边远苦瘠省份,像 贵州、甘肃。”
[ kǔ jì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计策。
[ kǔ jì ]佛教语。苦之最终。谓受生死之苦的最后之身。
[ kǔ jiān ]形容身心备受折磨。煎,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