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ú cǎo máo wō ]一种蒲草编成的深帮圆头鞋子,里面杂有鸡毛、芦花等物,宜于雪地行走。
[ pú chāng hǎi ]今 新疆 东部的 罗布泊。自 汉 至 唐 称为 蒲昌海,又名 盐泽。地当 西域 东方的门户,为当时东西交通主要路线所经过。
[ pú chē ]用蒲草裹着车轮的车子。古代用于封禅或征聘隐士。
[ pú fú ]犹匍匐。伏地而行。《左传·昭公十三年》:“怀锦奉壶饮冰,以蒲伏焉。”明 吾丘瑞《运甓记·弃官就辟》:“咫尺龙门,蒲伏侯门。”吴魂《中国尊君之谬想》:“蒲伏屈膝于其马前,凛凛然求博主人之欢心。”
[ pú fú ]以跪姿坐于地上古代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跟跪着差不多,所以《战国策》里说伍子胥坐行蒲服,乞食于 吴市。--吕淑湘《语言的演变》
[ pú gōng ]蒲且 为古代善射者。后以“蒲弓”为弓的美称。
[ pú gōng yīng ]1.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状茎入药。2.这种植物的花。
[ pú gǔ ]蒲璧和谷璧,二种璧名。是古代代表爵位等级的一种凭证。
[ pú hé ]用蒲草编的席子。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相国寺内万姓交易》:“第二三门皆动用杂物,庭中设綵幙露屋义铺,卖蒲合、簟席。”宋 俞琰《席上腐谈》卷上:“《郊特牲》云:‘莞簟之安,而蒲越藁鞂之尚。’《左氏传》云:‘大路越席。’越,户括反。今 钱塘 市肆所卖蒲合,即越也。以越为合,声之讹耳。”参见“蒲越”。
[ pú jiān ]1.垫在牛背上的蒲草垫子。2.借指所骑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