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ù yí ]积疑。《书·周官》:“蓄疑败谋,怠忽荒政。”孔 传:“积疑不决,必败其谋。”明 徐渭《拟上督府书》:“伍若队,凡属其长所领者,必问其无讎嫌而后可,恐长报怨而众蓄疑也。”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古书传述亦有异同例》:“按 阎氏 此论,可谓入微,蓄疑十年,为之冰释。”
[ xù yì ]早就有这个意思(指坏的);存心:~进行破坏。~挑起事端。
[ yǒu jiǎng chǔ xù ]一种不计利息或仅给低利息,以省下来的利息作为奖金的储蓄。用摇奖的办法开奖,中奖者获得奖金。
[ yóu zhèng chǔ xù ]邮政部门办理的以个人为主要对象的储蓄存款业务。
[ sù xù ]1.亦作“素畜”。平时所蓄积。2.平时蓄养。3.素志。
[ yǎng jīng xù ruì ]保养精神,积蓄力量。《三国演义》第九六回:“不如以現在之兵,分命大將據守險要,養精蓄鋭。”清 沈起凤《谐铎·祥鸦》:“俟吾弟得意南宫,當養精蓄鋭,努力作鳳凰鳴也。”叶圣陶《四三集·得失》:“他们个个像跑道上的选手,养精蓄锐,伸足擦腿,准备显身手。”
[ yǎng ruì xù wēi ]见“養威蓄鋭”。
[ yǎng wēi xù ruì ]培植威力,积蓄锐气。唐 于公异《李晟收复西京露布》:“養威蓄鋭,直殄元凶。”《隋唐演义》第五八回:“殿下自領精鋭,速據 成臯,養威蓄鋭,以逸待勞,出奇計一鼓而即可破 建德。”亦作“養鋭蓄威”。《清史稿·洪承畴传》:“我軍亦得養鋭蓄威,居中制外。”
[ tíng xù ]1.亦作“停滀”。停留蓄积。2.深沉。
[ tíng xù ]1.犹含蓄。2.指储积于胸中的才识。
[ wēn xù ]积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众怒不可蓄也,蓄而弗治,将蕰。蕰蓄,民将生心。生心,同求将合。君必悔之!”
[ yùn xù ]1.蕴藏;积蓄。唐 苏鹗《苏氏演义》卷上:“《毛诗》云:‘萟之言种蒔也。’今以人藴蓄其能,谓之艺者,如百穀之有种也。”宋 王安石《贺章参政启》:“伏惟参政諫议,素所藴蓄,实在生民。”清 刘大櫆《心知》:“夫天下之人,盖无一不在吾心藴蓄之中。”鲁迅《坟·杂忆》:“我觉得 中国 人所蕴蓄的怨愤已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2.指蕴藏的思想、感情等。唐 杜荀鹤《秋宿山馆》诗:“藴蓄天然性,浇讹世恶真。”明 张居正《辛未进士题名记》:“道德有诸中,於是以宣其藴蓄,则为有德之言。”清 恽敬《孙九成墓志铭》:“君年十八……为诗以清雅有藴蓄为宗。”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不免招我说几句费话的不过是他对镜装成的姿势和‘爆发’出来的蕴蓄,但又即刻掩了起来,关上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