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ú hǎi chán ]1.亦称“ 刘海 ”。2.五代 燕山 人,名 操 ,字 昭远 ,以号行。道教全真道祖师。初事 燕 主 刘守光 为丞相。一日,道人 正阳子 来谒,说清静无为之法,并索鸡卵十枚,累金钱上。 海蟾 惊呼:“危哉!”道人说:“居荣禄,履忧患,其危殆甚!” 海蟾 悟,弃官归隐,后仙去。见《神仙通鉴》。民间多绘作仙童状,前额垂发,手舞钱串,骑蟾背上。俗称“刘海”。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蓉》:“面同满月,眼若明星,双髻簪花,如世间所绘 刘海 状。”《秧歌剧选·十二把镰刀》:“ 桂兰 打铁手呀手儿软,腰儿闪几闪,越看越好看……好象 刘海 戏金蟾, 王二 我好不喜欢。”
[ líng chán ]月亮。传说月中有蟾,故称。
[ qīng chán ]称澄澈的月亮。因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代称月。亦用以比喻圆镜。
[ sān wǔ chán guāng ]农历十五夜的月光。
[ shuāng chán ]月亮。月光如霜,又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 pān chán shé guì ]攀登蟾宫,折取月桂。喻科举登第。
[ sù chán ]月的别称。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 wū chán ]1.指神话传说日中的三足乌和月中的蟾蜍。2.指日月;时光。
[ xīn chán ]新月。神话传说月中有三足蟾蜍,因以蟾代称月。
[ yàn chán ]蟾蜍形的砚滴。置水其中,则自蟾蜍口滴水入砚。
[ yù chán gōng ]本指月宫。后称科考中式为入玉蟾宫。唐 李咸用《春风》诗:“年年三十骑,飘入玉蟾宫。”按,唐 制,每年取进士三十人。
[ tóng chán ]铜制的蟾蜍形器物,如水盂、墨合、灯盏之类。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寺塔记下》:“建中 时,光宅寺 僧铸铜蟾为息烟灯,天下传之。”清 曹寅《寓斋即事与诸同人夜话有怀晚研曾寓此三年》诗:“凌结铜蟾戢墨兵,衰疲那竞世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