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mù ]《书》有《牧誓》篇,言 周武王 伐 纣,在 牧野 誓师。后遂以“誓牧”指誓师征伐。《初学记》卷二三引《唐贞观年为战阵处立寺诏》:“有隋 失道,九服沸腾,朕亲总元戎,致兹明罚,誓 牧 登陑,曾无寧岁。”
[ shì mù ]《晋书·王羲之传》:“时驃骑将军 王述 少有名誉,与 羲之 齐名,而 羲之 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述 后检察 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於简对。羲之 深耻之,遂称病去郡,於父母墓前自誓。”后因以“誓墓”称去官归隐。宋 陆游《书志》诗:“往年出都门,誓墓志已决。”
[ shì qīng ]《晋书·祖逖传》:“仍将本流徙部曲百餘家渡 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 不能清中原而復济者,有如 大江!’”后以“誓清”指立誓消除敌人。
[ shì quán zhī jī ]《左传·隐公元年》载:郑 共叔段 欲袭 庄公,武姜 将开启城门为内应,事败,庄公“遂寘 姜氏 于 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以“誓泉之讥”指因对母亲说过绝情誓言而受到的讥刺。《后汉书·何敞传》:“上不欲令皇太后损 文母 之号,陛下有誓泉之讥,下使 宪 等得长保其福祐。”
[ shì quàn ]天子颁赐功臣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文书。
[ shì rì zhǐ tiān ]对着天、日发誓。同“誓天指日”。
[ shì shān méng hǎi ]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同“山盟海誓”。
[ shì shè ]誓众于社。谓田猎祭社之前教习战阵之法。
[ shì shī ]指军队出征前,主帅向全军将士宣示作战意义,表示坚决的战斗意志。也泛指群众集会严肃地表示完成某项重要任务的决心:~典礼。~大会。
[ shì shū tiě quàn ]即誓券。又称丹书铁券。
[ shì sǐ ]立下誓愿,表示至死不变:~保卫祖国。
[ shì sǐ bù èr ]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变。至死也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 shì sǐ bù èr ]立誓至死不生二心。形容忠贞不渝或意志坚定专一。
[ shì sǐ bù qū ]立誓宁死也不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