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ì zhū ]譬之于;譬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谓我敝邑,邇在 晋国,譬诸草木。吾臭味也,而何敢差池?”汉 王粲《从军诗》之四:“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光阴可惜,譬诸逝水。”
[ qǐ pì ]开导晓谕。《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元年》:“王敬则 勒兵殿庭,以板舆入迎帝。太后惧,自帅阉人索得之,敬则 啟譬令出,引令升车。”
[ yì pì ]宽解晓喻。《梁书·臧盾传》:“盾 居丧五年,不出庐户,形骸枯顇,家人不復识。乡人 王端 以状闻,高祖 嘉之,敕累遣抑譬。”《南史·袁昂传》:“葬讫,更制服庐于墓次,从兄 彖 常抚视抑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