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ì jì ]占验术数、预言未来的书籍。如谶纬之类。
[ mò chí jì ]散文篇名。北宋曾巩作。墨池,在今江西临川。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池边习字,池水尽黑。文章根据这一故事,阐明要有所成就必须勤学苦练的道理,并认为精力、毅力比天分更为重要。
[ piān jì ]1.亦作“偏纪”。唐 刘知几 谓史书除编年、纪传二体外,还有十流。其一为偏纪,是记近事的短篇,如 汉 陆贾《楚汉春秋》、乐资《山阳公载记》等。见《史通·杂述》。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裴松之 之註《三国》也,刘孝标 之註《世説》也,偏记杂谈,旁收博采,迨今藉以传焉。”2.犹最忆。前蜀 魏承班《黄钟乐》词:“偏记同欢秋月低。”
[ píng gōng jì fēn ]我国农业劳动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人民公社时期评定组员或社员劳动成绩、计算劳动工分的一种方法。
[ jì bié ]亦作“记莂”。佛教语。指佛为弟子预记死后生处及未来成佛因果、国名、佛名等事。
[ jì bù zhēn ]不能记得真切,印象模糊。
[ jì chóu ]把对别人的仇恨记在心里:他这个人从来不~。我说了他几句,他就记了仇。
[ jì chǒu yán biàn ]谓所记怪异,所言辩给。
[ jì dāng ]犹记着,记住。《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须记当,领心怀,莫遣修行法眼开。”宋 朱熹《答张元德书》:“近方觉得学者读了书,听了话,元不曾著心记当,紬绎玩味,至有两年看一部《易传》,都不记得紧要处者。”元 关汉卿《拜月亭》第二折:“你心间莫緍望,你心间索记当,我言词更无妄,不须伊再审详。”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卷三:“当,语助辞,犹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