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ǎn suì ]谓天或鬼神所显示于人的灾祸。三国 魏 阮侃《宅无吉凶摄生论》:“夫时日谴祟,古之盛王无之,而季王之所好听也。”《六度集经·精进度无极》:“其长者素不知法,恠此夫人口为妄语,谓呼鬼病卜问谴祟,无所不至,无能知者。”
[ qiǎn zé ]责备;严正申斥:世界进步舆论都~这一侵略行径。
[ qiǎn zé xiǎo shuō ]中国 旧体小说的一种,指 清 末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失败后大量出现的暴露社会黑暗、指摘政治腐败的小说。代表作家、作品有 李伯元 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 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八篇:“其在小説,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説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説。”郑振铎《文学杂论·谴责小说》:“大家之所以看不起小说家,对小说家起这种误会,其责任的一大部分,应该由近数十年来在那里做流行一时的‘谴责小说’的人担负。”
[ tiān qiǎn ]1.上天的责罚。2.指帝王的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