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ēn bái ]1.谓守正清白。《后汉书·第五伦传》:“性质慤,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 贡禹。”唐 白居易《唐故溧水县令太原白府君墓志铭》:“公为人温恭信厚,为官贞白严重,友于兄弟,慈于子姪。”清 方履籛《祭庄印山夫子文》:“迺锡赤綬,俾全隐迹,栖迟衡门,终保贞白。”2.指 南朝 梁 陶弘景。《云笈七籤》卷五:“﹝ 陶弘景 ﹞ 大同 二年告化,时年八十五,颜色不变,屈伸如常,屋中香气,积日不散,詔赠中散大夫,謚 贞白先生。”前蜀 杜光庭《对表》:“昔者 魏 重 谦之,梁 尊 贞白,汉 称 曼倩,秦 有 子平,礼容靡覩於亲规,朝挹皆循於常度。”清 孙枝蔚《禅客》诗:“得与 赞公 成二老,懒随 贞白 謁三峯。”
[ zhēn bǎi ]柏树四季常青,故称“贞柏”。喻坚贞的节操。
[ zhēn biāo ]1.坚贞高洁的风范、节操。2.指碑石。
[ zhēn bǔ ]占卜,卜问。《左传·哀公十七年》:“衞侯 贞卜。”唐 柳宗元《乞巧文》:“今闻天孙不乐其独得,贞卜於玄龟。”姚华《论文后编·源流》:“书契既兴,文字觕成,吉金贞卜,始见 殷商。”
[ zhēn bù jué sú ]谓品性高洁而不与世俗隔绝。《後汉书·郭太传》:“或問 汝南 范滂 曰:‘郭林宗 何如人?’滂 曰:‘隱不違親,貞不絶俗,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唐 朱敬则《北齐文宣论》:“亦有貞不絶俗,隱不違親,冥默園林,卷舒人事。”唐 独孤及《唐故河南府法曹参军张公墓表》:“貞不絶俗,以忘機爲心。”
[ zhēn cāo ]1.指忠于信仰和原则的品德。2.旧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道德观念。
[ zhēn chéng ]指《华严经》和依《华严经》立宗的华严宗。《华严经》于 唐 贞元 年间翻译,又称《贞元经》,简称为“贞乘”。唐 开元 二十六年 日本 和尚 道璿 携华严章疏返国,为该宗传入 日本 之始。明 宋濂《赠令仪藏主序》:“如是乃至 恒河 沙不可筭数之天下,佛法未尝不流布其间,况 震旦 一国邪?日本 在东海,同为 震旦 之国,又可分疆界之内外邪?此所以同慕贞乘,而至人摄化者,亦未尝遗之也。”
[ zhēn chóng ]1.细腰蜂一类的昆虫。2.借指束腰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