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í qì ]丢弃,遗弃。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日 俄 之役,俄 兵溃败,貽弃枪械不下一二十万,子弹无数,今皆存留民间。”
[ yí qiào ]见笑。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此 扬子 所以追悔於雕虫,貽誚於雾縠者也。”明 祁彪佳《周公鼎年兄自粤西归过访偕游寓山》诗:“为言猿鹤休貽誚,把臂林间有故人。”清 金埴《不下带编》卷一:“比之村教督诲蒙伎俩,貽誚高明。”
[ yí rén kǒu shí ]给人以可利用的借口;让人当做话柄。
[ yí sūn ]《书·五子之歌》:“有典有则,貽厥子孙。”孔传:“貽,遗也。言仁及后世。”后以“貽孙”指留传给子孙后代。
[ yí wù ]1.错误遗留下去,使受到坏的影响:~后学。2.耽误;错过:~战机。
[ yí xiào ]犹见笑。《晋书·吕光载记》:“欲全卿名节,不使貽笑将来。”宋 苏舜钦《杜公求退第二表》:“貽笑外夷,靦颜多士。”韦君宜《似水流年·对梦呓的注解》:“这是蠢到贻笑万邦的大笑话。可是我干了。”
[ yí xiào dà fāng ]也说见笑大方。给懂行的人留下笑柄。《庄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贻笑:见笑。大方:专家,内行人。
[ yí yàn ]《诗·大雅·文王有声》:“詒厥孙谋,以燕翼子。”毛 传:“燕,安。翼,敬也。”后以“貽燕”谓使子孙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