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èn huǒ dǎ jié ]犹言趁火打劫。《初刻拍案惊奇》卷八:“陳大郎 是個性急的人,敲檯拍凳的怒道:‘我曉得,都是那 褚敬橋 寄個甚麽鳥信!是他趁夥打劫,用計拐去了。’”
[ chèn jiǎo ]1.亦作“趂脚”。紧跟着;紧接着。2.谓行走方便。
[ chèn jiǎo qiāo ]谓顺着别人的话乘机而言。《西游记》第二五回:“清风 道:‘果子少,只因树高叶密,不曾看得明白,才然又去查查,还是原数。’那 八戒 就趁脚儿蹺道:‘你这个童儿,年幼不知事体,就来乱駡,白口咀咒,枉赖了我们也!不当人子!’”《西游记》第六十回:“罗刹 见他看着宝贝沉思,忍不住上前,将粉麵揾在 行者 脸上,叫道:‘亲亲,你收了宝贝,吃酒罢。只管出神想甚么哩?’大圣 就趁脚儿蹺问他一句道:‘这般小小之物,如何煽得八百里火焰?’”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卷二:“今谓附和人言者,则云趁脚蹺。”
[ chèn jié ]1.随着节拍。2.赶往过节。
[ chèn kǒu ]1.亦作“趂口”。随口。《京本通俗小说·金主亮荒淫》:“那女待詔道:‘好姐姐!你不须发恼,我不过是趁口取笑你,难道你这般激烈索性的姐姐,身边就肯添个影人儿?’”清 汪价《三侬赘人广自序》:“初如小儿喤喤学语,舌本都强,少焉,渐觉柔利,至数百遍,而趁口以出,自然通协。”2.顺着别人的口气;趁机开口。《初刻拍案惊奇》卷一:“酒过三杯,主人就开口道:‘敢问客长,适间此宝可肯卖否?’文若虚 是个乖人,趁口答应道:‘只要有好价钱,为甚不卖?’”《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知县道:‘这个明是盗赃了。’盗犯也趁口喊道:‘这正是我劫来的东西。’”3.糊口;混饭吃。明 康海《王兰卿》第一折:“比似他立兢兢人面前,总不如气昂昂脑背后,偏怎生 丽春园 堪趁口。”明 冯梦龙《万事足·官验襟衫》:“[浄]爷爷,小人可怜他母子二人,一箇无夫,一箇无父,在道姑处趂口,不是箇长法。”清 蒋士铨《香祖楼·投贼》:“只为年成欠佳,暂投麾下,趂口生涯。”
[ chèn làng ]1.亦作“趂浪”。赶热闹,凑热闹。2.随波逐流。
[ chèn làng zhú bō ]亦作“趂浪逐波”。谓随波逐流,从俗浮沉。元 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三折:“四野如懸鏡,不是我趁浪逐波,我待要洗耳獨清。”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一心待趂浪逐波,恣情的妙舞清歌。”
[ chèn liáng ]1.见“趁凉”。2.亦作“趁凉”。亦作“趂凉”。热天在凉快透风的地方休息,以求凉意。3.趁凉爽之时。
[ chèn pāi ]合着节拍。唐 白居易《醉后赠人》诗:“香毬趁拍迴环匼,花盏抛巡取次飞。”宋 张先《减字木兰花》词:“垂螺近额,走上红裀初趁拍。”宋 吴文英《玉楼春·京市舞女》词:“归来困顿殢春眠,犹梦婆娑斜趁拍。”
[ chèn qǔ ]1.亦作“趂取”。犹获取。2.犹趁着。取,助词。
[ chèn rè ]1.亦作“趂热”。谓趁食物未冷时吃。2.冒暑,受热。3.比喻抓住有利时机。
[ chèn rè dǎ tiě ]就着铁烧红的时候锻打。比喻抓紧时机,加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