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ì zhǒng ]1.接踵。形容人多,连接不绝。2.犹接踵。相继。3.接踵而至。形容多。
[ yán jǐng jǔ zhǒng ]踵:脚后跟。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 yán jǐng qǐ zhǒng ]形容仰慕或企望之切。同“延颈企踵”。
[ yè zhǒng ]1.谓拖着脚后跟,使足不离地,小步行走。2.犹接踵。
[ wáng bù xuán zhǒng ]指迅速灭亡。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形容时间极短。
[ xuán zhǒng ]1.旋转脚跟;后退。2.形容时间短暂。踵:脚跟。
[ xiāng zhǒng ]1.互相追随。2.足踵相接;相继。
[ zhǒng bīng ]谓补充后继的兵力。《史记·太史公自序》:“楚 人围我 滎阳,相守三年;萧何 填抚 山西,推计踵兵,给粮食不絶,使百姓爱 汉,不乐为 楚。”
[ zhǒng chéng ]谓继续完成某项工作或事业。
[ zhǒng dào ]接踵于道。形容人流连续不断。
[ zhǒng jì ]1.见“踵迹”。2.亦作“踵跡”。犹继承。
[ zhǒng jiē ]意同接踵。后面的人的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根,形容人多拥挤。
[ zhǒng jué ]1.见“踵决”。2.亦作“踵决”。鞋跟破裂。形容贫困。《庄子·让王》:“曾子 居 卫,緼袍无表,颜色肿噲,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缨絶,捉衿而肘见,纳屨而踵决。”成玄英 疏:“履败纳之而跟后决也。”汉 刘向《新序·节士》:“原宪 冠桑叶冠,杖藜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絶,袵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丁前溪》:“揖客入,见其衣敝踵决,居之温室,设筵相款,宠礼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