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í xián sān xún ]指马奔走时,前后蹄间一跃而过三寻。形容马奔跑得快。同“蹄间三寻”。
[ jī tí mù ]大型草食性哺乳动物有蹄类的一目。第三趾特别发达,馀趾不发达或完全退化,因趾为单数,故名。无锁骨,不反刍,盲肠大,如驴、马、犀、貘等。
[ qiāo tí niǎn jiǎo ]亦作“蹻蹄輦脚”。见“蹺蹄躡脚”。
[ qiāo tí niè jiǎo ]亦作“蹻蹄躡脚”。亦作“蹻蹄輦脚”。谓脚步轻抬轻放。
[ quán tí ]1.亦作“筌蹏”。2.南朝士大夫贵族讲经说法时手执的麈尾之类。
[ tà tí ]亦作“蹋蹄”。亦作“蹋踶”。歌舞时以足踏地为节。
[ tuó tí ]亦作“駞蹄”。骆驼之蹄足。加工后可为珍馐。
[ tuó tí jī ]亦作“驼蹄鷄”。亦作“驼蹏鸡”。即鸵鸟。
[ xì tí ]一种可以用绳缠住兽足的捕兽工具。
[ yǒu tí lèi ]哺乳动物类别,分奇蹄目和偶蹄目,身体较大,四肢细而长,有角质蹄,蹄数不等。
[ wàn cù tí gāo ]形容马之良者。语本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蹄欲得厚而大,踠欲得细而促。”唐 杜甫《高都护骢马行》:“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 几蹴曾冰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