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ǎn jiǎn ]1.忠直貌。蹇,通“謇”。2.平直貌。蹇,通“謇”。3.迟缓貌。
[ jiǎn jiǎn fěi gōng ]蹇,通“謇”。指为君国而忠直谏诤。亦作“蹇谔匪躬”。
[ jiǎn kàng ]犹言耿直高傲。蹇,通“謇”。
[ jiǎn kè ]落魄潦倒的旅人。清 朱伦瀚《蹇客叹》诗:“唳月征鸿飞不定,忽闻蹇客悲声高。蹇客家本 长安 市,自言先世皆金紫。”
[ jiǎn lián ]《易·蹇》:“往蹇来连。”王弼 注:“往来皆难,故曰往蹇来连。”孔颖达 疏:“马 云:连亦难也。”后因以“蹇连”指艰难困厄。
[ jiǎn lǘ ]1.跛蹇驽弱的驴子。2.比喻驽钝的人。
[ jiǎn luò ]穷困;衰败;不得志。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乐仲》:“先是 仲 殷饶,同堂子弟,争奉事之,凡有任其取携,莫之较;及 仲 蹇落,存问絶少。”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颜氏》:“如是年餘,生制艺颇通;而再试再黜,身名蹇落,饔飧不给。”何垠 注:“蹇落,蹇缓落寂也。”
[ jiǎn nè ]谓说话迟钝木讷。蹇,通“謇”。《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或偶有敷陈,稍愜圣旨,怯懦蹇訥者,口虽奏而未尽其心;姦诈辩词者,言虽当而未必有理。”
[ jiǎn rán ]艰难困厄貌。《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二年》:“或告陛下吾不可进,金 可入,陛下又蹇然有割 鸿沟 之意。”
[ jiǎn rén ]1.指跛足的人。2.喻才能低劣者。
[ jiǎn rén shàng tiān ]比喻不可能之事。亦作“蹇人升天”。
[ kuà jiǎn ]谓骑着蹇驴或驽马。宋 陆游《小雪》诗:“跨蹇虽堪喜,呼舟似更奇。”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 马子才 ﹞归至中途,遇一少年,跨蹇从油碧车,丰姿洒落。”马南邨《燕山夜话·昆仑山人》:“每遇风雨飘萧,披襟流盼,相对欣然。命酌就醉;兴到跨蹇信所之,虽中途遇风雨,受饥寒,不改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