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óu lèi ]古时会饮,推年长者先以酒祭地酬神。元 凝香儿《天香亭歌》:“吾君吾王兮寿万岁,得与秋香月色兮酬酹乎樽觴。”
[ chóu nà ]1.应酬接待。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叙情既毕,便深自陈结,丞相亦厚相酬纳。”2.接纳;采纳。《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八年》:“邵 坐在 雍州 营私蓄聚,赃满二百四十五万,下廷尉,当死。左卫将军 谢述 上表,陈 邵 先朝旧勋,宜蒙优贷。帝手詔酬纳,免 邵 官,削爵土。”
[ chóu shǎng ]亦作“醻赏”。酬劳赏赐。
[ chóu shén ]亦作“酧神”。祭谢神灵。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今则有借元宝之风,比纸为钞,借一还十。主库道士守之,酧神销除,每岁春香火不絶,谓之财神胜会。”清 陈景元《古北杂诗》:“尚勇儿童拜,酬神酒肉分。”夏曾佑《小说原理》:“其穷乡僻壤之酬神演剧,北方之打鼓书,江 南之唱文书,均与小説同科者。”许地山《缀网劳蛛·枯杨生花》:“邻村底 天后宫,每年都要演酬神戏。”
[ chóu shēng rì ]谓生日宴请客人。
[ chóu wèi kē ]《左传·宣公十五年》:“初,魏武子 有嬖妾,无子。武子 疾,命 颗 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 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 辅氏 之役,颗 见老人结草以亢 杜回。杜回 躓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后遂以“酬魏颗”为报恩的典实。宋 苏轼《送蔡冠卿知饶州》诗:“知君决狱有阴功,他日老人酬 魏颗。”
[ chóu xiàn ]1.相互劝酒。2.献赠。
[ chóu xūn ]1.亦作“酧勛”。见“酬勋”。2.亦作“醻动”。亦作“酧勛”。对有功勋的人给以爵位等奖赏。
[ chóu yìng ]1.亦作“酧应”。应答,应对。《北齐书·徐之才传》:“﹝ 徐之才 ﹞年十三,召为太学生,粗通《礼》《易》。彭城 刘孝绰、河东 裴子野、吴郡 张嵊 等每共论《周易》及《丧服》仪,酬应如响。”宋 苏舜钦《上集贤文相书》:“某絶不酬应,且止其説,然内实有所待耳。”老舍《正红旗下》七:“尽管不喜多嘴多舌,可是来了亲友,她总有适当的一套话语,酬应得自然而得体。”2.应酬,交际往来。元 吴师道《目疾谢柳道传张子长惠药》诗:“从来不解饮,杯勺强酬应。”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 顾禄百 ﹞为 归愚先生 权记室,凡先生酧应之作,皆 顾 捉刀。”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唐 人喜酬应,益畅厥风。”钱杏邨《白烟》:“一望而知是一个狡猾,食鸦片的,他善于酬应。”
[ chóu yōng ]犹酬功;酬劳。南朝 梁 江淹《封江冠军等诏》:“开历阐祚,酬庸为先。”清 陈大章《王文成纪功碑》诗:“改元兆讖实天启,酬庸锡爵开禎期。”廖仲恺《<全民政治论>译本序》:“考其千八百二十年所颁法案,规定数种文官任期为四年,其目的在总统选举获胜,可举数千受国家俸给之地位,为政客酬庸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