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ù pín ]极其贫困。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韩康伯 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宋 王谠《唐语林·赏誉》:“时 杭州 有 萧协律 悦,善画竹,家酷贫。”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二·四贤妃从祀》:“永年 虽 浙 籍,与 文成 非一家,且虽名外戚,而实酷贫。”
[ kù qiē ]严厉急切。《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温 重表固请诛 晞,词甚酷切。”
[ kù rěn ]残忍。《晋书·卢循传》:“恩 性酷忍,循 每諫止之,人士多赖以济免。”《南史·梁豫章王综传》:“在 西州 生次男月餘日,潜杀之。既瘞,夜遣人发取其骨又试之,其酷忍如此。”梁启超《新民议·禁止早婚》:“昔 斯巴达 人有产子者,必经政府验视,苟认其体魄为不合於 斯巴达 市民之资格,则隘巷寒冰,弃之不稍顾惜,岂酷忍哉?”
[ kù shì ]非常喜爱。《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 琯 ﹞酷嗜鼓琴。”清 昭槤《啸亭杂录·朱文正》:“晚年酷嗜仙佛,尝持斋茹素,学导引长生之术。”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日食摩尔登糖三袋,谓是 茶花女 酷嗜之物。”
[ kù xiào ]极其相像。肖(xiào):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