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ǐ xī ]驻锡。谓云游的僧人住止于某地。锡,僧人所用之锡杖。
[ tiě xī ]1.铁和锡。2.唐代一种劣质钱币。以铁和锡熔铸而成。3.指锡杖。
[ xī bó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17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察布查尔,部分在辽宁、吉林两省。有本民族语言文字。建有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 xī bó ]上面涂着一层薄锡的纸,多叠成或糊成元宝形,迷信的人用来焚化给鬼神。
[ xī cì ]赏赐。宋 范仲淹《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归老十餘年,不曾迁改,亦无锡赐。”
[ xī fū rén ]汤婆子。铜锡制的用以暖足的扁圆形壶。
[ xī gòng ]谓待天子有令而后进贡。有别于常贡。
[ xī guī ]亦作“鍚圭”。珪,古代诸侯朝聘时所执的玉制礼器。帝王封爵授土时,赐珪以为信物。后泛指授以高官重爵。
[ xī huán ]锡杖杖首的圆环。摇杖可振环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