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íng jiān kǒng què ]指 唐 代 窦毅 画二孔雀于屏间,能射中其目者则择为婿的故事。见《新唐书·后妃传上·太穆窦皇后》。
[ què huǒ què ]亦作“却火雀”。鸟名。传说置火中,火即散去。
[ què bài ]多年生草本植物。秆丛生。叶线形。秋季开花,总状花序,绿色或紫色。生于荒野潮湿之处。可作饲料。也可作护堤植物。
[ què bān ]皮肤病,患者多为女性。症状是面部出现黄褐色或黑褐色的小斑点,不疼不痒。
[ què biàn ]古代比冕次一级的礼冠。广八寸,长一尺二寸。如雀头色,赤而微黑,故称。
[ què chāi ]妇女首饰名。有雀形饰物的钗。《晋书·元帝纪》:“将拜贵人,有司请市雀釵,帝以烦费不许。”南朝 梁 何逊《嘲刘谘议诗》:“雀釵横晓鬢,蛾眉艷宿妆。”唐 李贺《贝宫夫人》诗:“丁丁海女弄金环,雀釵翘揭双翅关。”王琦 汇解:“雀釵,《释名》:‘釵头及上施雀也。’”
[ què ér ]麻雀;小鸟。唐 韩愈《赠侯喜》诗:“虾蟆跳过雀儿浴,此纵有鱼何足求。”宋 梅尧臣《朝》诗之一:“青苔井畔雀儿鬭,乌臼树头鸦舅鸣。”《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少年道:‘等我打了这个雀儿看。’手起弹子落,把麻雀打死了一个坠下去。”
[ què ér cháng dù ]形容度量狭小。宋 陈师道《后山谈丛》卷四:“王师既平 蜀,詔 昶 赴闕。曹武肃王 密奏曰:‘孟昶 王 蜀 三十年,而 蜀 道千餘里,请擒 孟氏 而赦其臣以防变。’太祖 批其后曰:‘你好雀儿肠肚。’”
[ què huán ]《后汉书·杨震传》“父 宝”李贤 注引 南朝 梁 吴均《续齐谐记》:“宝 年九岁时,至 华阴山 北,见一黄雀为鴟梟所搏,坠於树下,为螻蚁所困。宝 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餘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 宝 再拜曰:‘我 西王母 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 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后用“雀环”为知恩报德之典。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方正学蛇报之妄》:“呜呼!小人之説不止蛇珠雀环之可笑也。宋庠 登科,此常事耳,而以为救蚁之报,甚至於绘之为图以惑世愚民。”参见“衔环”。
[ què jiǎo ]1.指狱讼;争吵。2.《诗·召南·行露》有“谁谓雀无角”之句,因以“雀角”为该篇的代称。
[ què jiǎo shǔ yá ]雀、鼠:比喻强暴者。原意是因为强暴者的欺凌而引起争讼。后比喻打官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