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ú xiǔ ]指低劣无用之材。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中宗》:“臣等多幸,同遇昌期,谬以不才,策名文馆,思励駑朽,庶禆 河 岳。”
[ nú yōng ]1.形容才智低劣。2.指才能低劣者。
[ nú zhuō ]1.驽钝笨拙。隋 卢思道《孤鸿赋》序:“才本駑拙,性实疎嬾。”明 唐顺之《陆慎斋先生寿序》:“即走虽駑拙无所树立于世,尚幸以山中餘力,因先生早岁之説,以上泝古人为学之大方。”《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二年》:“第臣駑拙,不能事权贵,是以不获早覩天颜。”2.指驽钝笨拙之人。宋 司马光《和景仁缑氏别后见寄求决乐议》序:“盖以 景仁 才力高逸,步骤絶羣,非駑拙所能追故也。”
[ qiān nú ]亦作“鈆駑”。铅刀驽马。喻低微的能力。
[ yù nú qiè jià ]谦词。指劣货而获优评。
[ wāng nú ]亦作“尩駑”。谓孱弱无能。《晋书·陶璜传》:“臣以尩駑,昔为故国所採,偏戍在南,十有餘年。”
[ wán nú ]愚笨而才能低下。多作自谦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