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鸿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lóng yuè hóng jiǎo ]比喻高举远逝。
[ méng hóng ]1.迷迷糊糊的样子。2.濛鴻:1.混沌貌。3.谓酒醉貌。
[ piàn hóng ]1.孤鸿。清 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顺风挂帆,后至无奔马,前飞及片鸿。”2.指书信。明 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文》:“渺渺参辰,盈盈带水。千里片鸿,经年尺鲤。”
[ pān hóng ]喻志向远大。语本 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附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宋 范仲淹《上张侍郎启》:“闻 汉 相出守,遽彰集凤之仁;蜀 客寓言,适起攀鸿之志。”宋 秦观《贺苏礼部启》:“叹刻鵠之未成,念攀鸿而何敢。”
[ qīng hóng ]轻盈迅捷的鸿鹄。
[ qīng rú hóng máo ]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
[ qīng ruò hóng máo ]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同“轻于鸿毛”。
[ qīng yú hóng máo ]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很轻微或毫无价值。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鸿毛:大雁的毛。
[ qiū hóng ]1.秋日的鸿雁。古诗文中常以象征离别。2.古琴曲。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全曲分三十六段,每段均有标题和歌词,是篇幅最长的琴曲之一。此曲以飞翔凌空的秋鸿为喻,抒写怀才不遇、自命清高者的心情。
[ sāi hóng ]1.塞外的鸿雁。塞鸿秋季南来,春季北去,故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家乡的亲人的怀念。2.相传汉苏武被拘于匈奴,曾借鸿雁传书;后又有唐王仙客苍头塞鸿传情的故事,因常以“塞鸿”指代信使。
[ xì hóng ]见“戏鸿堂帖”。
[ xì hóng táng tiē ]明 董其昌 所刻丛帖名。取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钟繇 书意气密丽,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语义。摹刻平生所见 晋 唐 以来法书,共十六卷。初为木刻,后毁于火,重摹刻石。故所传拓本有两种。亦省称“戏鸿”。
[ wú hóng ]春秋 时 吴 人。其父杀之,以其血涂金,铸成钩,进献 吴 王。故亦以为钩名。钩,形似剑而曲。后泛指宝剑或利器。汉 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闔閭 ﹞復命於国中作金鉤,令曰:‘能为善鉤者,赏之百金。’吴 作鉤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血舋金,遂成二鉤,献之 闔閭,诣宫门求赏。王曰:‘为鉤者众,而子独求赏,何以异於众夫子之鉤乎?’……於是鉤师向鉤而呼二子之名:‘吴鸿、扈稽,我在於此,王不知汝之神也。’声絶於口,两鉤俱飞著父之胸。”唐 李白《结客少年场行》:“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明 高启《送越将罢镇》诗:“楚 客佩吴鸿,临边最有功。”
[ xī hóng ]宏大。
[ yàn hóng ]亦作“鷃鸿”。鴳雀与鸿鸟。两种大小悬殊的鸟。比喻人们才识的高下。元 周伯琦《至正元年复科举乡贡进士纪事》诗:“讎校稽鱼豕,銓题辨鷃鸿。”参见“鴳鹏”。
[ yè jùn hóng jì ]功业高,成绩大。
[ wéi mù hóng ěr ]犹言动人观听。同“嵬眼澒耳”。
[ xuě hóng ]“雪泥鸿爪”的略语。
[ xuě hóng zhǐ zhǎo ]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同“雪泥鸿爪”。
[ yàn hóng ]指音讯,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