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鹄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hú miàn jiū xíng ]1.面容枯樵,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2.指枯樵瘦削的人。
[ hú míng shān ]山名。即 鹤鸣山。在 四川省 崇庆县 西北。鵠,通“鹤”。
[ hú nián ]犹鹤寿。鵠,通“鹤”。南朝 梁 陶弘景《水仙赋》:“僉自安於蝣晷,编无羡於鵠年。”
[ hú pàn ]犹鹄望。
[ hú páo ]白袍。古代应试士子所服。宋 杨万里《送项圣与诣太常》诗:“鵠袍诣闕柳袍归,来年书院更光辉。”宋 方岳《送刘仲子就试》诗:“鵠袍纔脱须重读,六籍久为场屋苦。”元 王逢《寄林季文周叔彬二进士时训松庠弟子员》诗:“鵠袍联射圃,鱼饭独经帷。”
[ hú qǐ ]如鹄企足引颈翘望。形容盼望殷切。
[ hú sè ]白色。
[ hú shān ]黄鹄山 的省称。即今 武汉市 蛇山。鵠,通“鹤”。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鵠山 东北对 夏口城,魏 黄初 二年,孙权 所筑也。”明 丁鹤年《题奚仲英进士鹄山书堂》诗:“已为蟾闕彦,仍就 鵠山 居。”
[ hú shì ]犹鹄候。
[ hú shū ]鹄头体的诏书。用以辟召贤才。
[ hú sì ]亦作“鵠竢”。如鹄引颈翘首而待。形容盼望殷切。
[ hú suān ]用醋烹制的天鹅肉。
[ hú tíng ]见“鵠奔亭”。
[ hú tóu ]1.书体名。南朝 梁 庾肩吾《<书品>序》:“蚊脚傍低,鵠头仰立。”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文字》:“南齐 萧子良 撰古文之书五十二种,鵠头、蚊脚、悬针、垂露、龙爪、仙人、芝英、倒薤、蛇书、虫书、偃波、飞白之属,皆状其体势而为之名;虽义涉浮浅,亦书家之前流也。”清 赵翼《题百体寿字》诗:“垂露偃波取殽列,鵠头虎爪倣走飞。”2.指辟召贤士的诏书。因用鹄头体书写,故称。宋 杨亿《君可思赋》:“版急鵠头,书详马尾。”宋 王安石《后殿朝次偶题》诗:“忽随诸彦登龙尾,尚忆当年应鵠头。”元 吕诚《次韵答偶武孟》:“犹忆当年应鵠头,诗名从此达南洲。”
[ hú tóu bǎn ]鹄板。
[ hú xī ]书法病笔名。鵠,通“鹤”。
[ hú xiè ]泽泻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泽泻》。
[ hú xíng ]枯瘦貌。
[ hú xíng cài sè ]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
[ hú xíng niǎo miàn ]指饥疲瘦削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