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ān huī ]诸侯的旌旗。天子五麾(青、赤、白、黄、黑)中减去黄、黑二色,即成三麾。《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诸侯置三麾,陈三鼓三兵。”杨士勋 疏:“五麾者,麋信 云,各以方色之旌,置之五处也……诸侯三者,则云降杀以两,去黑黄二色。”
[ yī huī ]1.犹一挥,有发令调遣意。2.形容举事简捷。3.一面旌麾。旧时作为出为外任的代称。
[ yī huī chū shǒu ]原指阮咸受排挤,而出为始平太守。后指京官出任地方官。
[ yáng gōng huī rì ]同“鲁阳挥戈”。汉 王充《论衡·感虚》:“圣人麾火,终不能却;阳公 麾日,安能使反?”
[ tí huī ]赤黄色帛制的旗帜。古代仪仗所用。《晋书·贾充传》:“太康 三年四月薨……大鸿臚护丧事,假节鉞、前后部羽葆、鼓吹、緹麾。”
[ wǔ huī ]五方色之旗。即东方青旗,南方赤旗,中央黄旗,西方白旗,北方黑旗。《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范宁 注:“麾,旌幡也。”杨士勋 疏:“五麾者,糜信 云:‘各以方色之旌置之五处也。’”
[ xiào yǔ zhǐ huī ]谓一面谈笑,一面指挥调度。唐 韩愈《杜君墓志铭》:“纂辭奮筆,涣若不思;公牒盈前,笑語指麾。”
[ yún huī jiāng jūn ]古代将军的名号,始置于 南朝 梁,陈 隋 沿设。
[ zhǐ huī ]指挥。旧小说中常用。麾(huī):古时军队指挥用的旗子。
[ zhǐ huī kě dìng ]指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
[ zhāo huī ]1.指挥。2.亦作“招挥”。征召,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