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àn xián sī qí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jùn qí ]敏慧。濬,通“徇”。《史记·五帝本纪》“幼而徇齐”唐 司马贞 索隐:“《史记》旧本亦有作‘濬齐’。盖古字假借‘徇’为‘濬’。濬,深也,义亦并通。”清 黄宗羲《张景岳传》:“介宾 年四十,即从游於京师。天下承平,奇才异士集於侯门。介宾 幼而濬齐,遂徧交其长者。”
[ nán qí ]南朝之一,公元479—502,萧道成所建。参看〖南北朝〗。
[ qī qí ]亦作“朞齐”。齐衰一年的丧服。《梁书·袁昂传》:“常愿千秋之后,从服朞齐。”
[ qǔ qí ]1.使数量、长度或高度等与某一标准相等:衣服的长短可照老样~。2.聚齐;集合:上午九点在大门口~,一块儿出发。
[ shì qí shì chǔ ]事:侍奉;齐、楚:春秋时两大强国。依附齐国呢?还是依附楚国?比喻处在两强之间,不能得罪任何一方。
[ shū qí ]1.方言。齐备。2.方言。犹舒服。
[ liáng yǒu bù qí ]比喻好人坏人夹杂在一起。莠(yǒu):狗尾草,比喻坏人。
[ mí qí yǎn ]方言。眼睛微合成缝的样子。亦指近视眼。迷,用同“眯”。
[ qī fāng shí qí ]泛指中医的各种方剂。齐,方剂。
[ qí bèi ]齐全(多指物品):货色~。行装~,马上出发。
[ qí biān ]谓户籍编在一起。指身份相同。
[ qí biāo ]并驾。《文选·张衡<南都赋>》:“騄驥齐鑣,黄閒机张。”吕延济 注:“齐鑣,齐轡也。”晋 陆机《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方驥齐鑣,比跡同尘。”唐 刘禹锡《送张盥赴举》诗引:“吾不幸,嚮所谓同年友,当其盛时,联袂齐鑣,亙絶九衢,若屏风然。”
[ qí biāo bìng qū ]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齐驱并驾”。
[ qí bù zǒu ]军事或体操口令,令队伍保持整齐的行列,以整齐的步伐前进。
[ qí chàng ]两个以上的歌唱者,按同一旋律同时演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