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人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mù ǒu rén ]1.亦作“木禺人”。木刻的人像。2.形容人无知觉或神情呆滞。
[ mù pí sàn rén ]明 遗民作家 贾应宠(约公元1590-1676年)的别号。应宠 字 思退、晋蕃、又号 凫西、澹圃,山东 曲阜 人。晚年移居 济宁。在 明 末曾任刑部郎中。告归不久,明 亡。著有《木皮散人鼓词》、《澹圃恒言》、《澹圃诗草》等。鲁迅《坟·题记》:“木皮道人 说得好,‘几年家软刀子割头不觉死’。”按,应为 木皮散人。
[ mù rén ]1.木制的人像。2.喻指冷酷无情或痴呆不慧的人。参见“木人石心”。3.五行说认为人禀天地五行之气而生。受木气多者为木人。木人之外形、禀性皆象木。4.即木夯。木制的打夯工具。
[ mù rén shí xīn ]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 mù tou rén ]比喻迟钝或不灵活的人。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一折:“劝你呵我是劝着一个木头人;哎!柳 也你则恋着那锦营花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三回:“照这样看去,那製造局的生意还做得么?这样把持的情形,那当总办的木头人,那里知道,説起来,还是只有他家靠得住呢。”
[ mǎ rén ]1.即马流人。2.传说中的水生动物。
[ mǎ shàng rén ]跟随牵马的仆人。
[ me rén ]小人,邪僻贪佞之人。
[ nì rén ]1.落水遭淹的人。《左传·哀公二十年》:“溺人必笑,吾将有问也。”《尉缭子·攻权》:“求敌若求亡子,击敌若救溺人。”清 唐孙华《哭座主玉峰尚书徐公》诗之三:“大裘百丈遮寒士,修綆千寻援溺人。”2.喻指沉沦不能自拔的人。陈去病《昼寝杂感》诗之八:“我是溺人今已矣,愿他人做自由神。”3.谓使人沉迷。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又有击毯、畋猎之乐,皆溺人者也。”
[ nì rén ]1.指食品含油脂量过高,使人吃不下去。2.令人厌烦。3.折磨人,使人担忧。
[ lù duàn rén xī ]路被隔断,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
[ lù jué rén xī ]道路阻绝,人烟稀少。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眼見的路絶人稀,不由俺不諕的魄散魂飛。”明 杨慎《洞天玄记》第四折:“奈因西林之下,有一怪虎,吃得路絶人稀。”亦作“路斷人稀”。《歧路灯》第十回:“譬之猛虎當道,吃的路斷人稀,必有個食肉寢皮之日。”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四章:“因为刀客们往往连穷百姓仅有的几升粮食、几只山羊、甚至连鸡、鸭都要抢去,弄得路断人稀,鸡犬不宁。”
[ lù qí rén ]宋 元 时流动卖艺的民间艺人的俗称。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市井》:“此外如执政府墻下空地,诸色路岐人,在此作场,尤为駢闐。”元 石德玉《紫云庭》第四折:“路岐人生死心难忘,谢相公賷发覷当,直把俺嗓配还乡。”《水浒传》第二四回:“便是唱慢曲儿的 张惜惜。我见他是路岐人,不喜欢。”
[ lù rén jiē zhī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nài rén jǔ jué ]指耐人寻味。
[ nài rén xún wèi ]其中的意味经得起人们反复地体会、琢磨。形容意味深长。
[ nán ren ]丈夫(zhàng·fu)。[ nán rén ]男性的成年人。
[ nán běi rén ]《礼记·檀弓上》:“今 丘 也,东西南北之人也。”郑玄 注:“东西南北,言居无常处也。”后因以“南北人”指居无常处、行踪不定的人。
[ nán dào zhǔ rén ]南路居停之处的主人。
[ mò lù rén ]陌路人。指路上碰到的不相识的人。驀,用同“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