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ào yán miào dào ]要:重要,中肯;妙:神妙,深微。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 yī dào ]治病的本领(多指中医):~高明。
[ yǐn dào ]1.隐遁的缘由。2.不求仕进以保持名节的处世态度。
[ sōng xuě dào rén ]元 代书画家 赵孟頫 之号。
[ tài shàng dào jūn ]即“灵宝天尊”(652页)。
[ tiān gōng dì dào ]形容十分公平合理:多劳多得,是~的事儿。
[ tí míng dào xìng ]提、道:说。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
[ tóu tóu shì dào ]明圆极居顶《续传灯录》卷二六:“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后用以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 wǔ dá dào ]即五典。语出《礼记·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朱熹 集注:“达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即《书》所谓‘五典’。”清 袁枚《随园随笔·诸经》:“毛西河 以今之五伦是《中庸》之五达道,非古之五伦。”详“五典”。
[ wǔ dào ]1.五路、五个方面。《南史·吕僧珍传》:“建武 二年,魏 军南攻,五道并进。”唐 王昌龄《塞上曲》:“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塲。”2.五种方法。《吕氏春秋·孝行》:“养有五道:脩宫室,安牀笫,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龢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穀,烹六畜,龢煎调,养口之道也;龢颜色,説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此五者,代进而厚用之,可谓善养矣。”3.佛教谓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五处轮迴之所。见《菩萨处胎经》。道教亦承袭此说。见《云笈七籤》卷十。南朝 宋 鲍照《佛影颂》:“六尘烦苦,五道绵剧。”南朝 梁 沉约《佛记序》:“去来五道,大千比之毫端;往復三界,祇劫未足称远。”参见“六道”。4.见“五道将军”。
[ wǔ dào jiāng jūn ]迷信传说中东岳的属神,掌管人的生死。
[ wēi dào ]1.隐蔽或偏僻的小路。2.谓微妙之道。
[ wū dào ]欺诈之道。《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废兴存亡,昏明之术,皆兵之由也,而子求之,不亦诬乎!以诬道蔽诸侯,罪莫大焉。”杨伯峻 注:“诬道一词,犹言欺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