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g zhī ]一种贵重的中药材。相传生于 泰山。又名龙芝。《神农本草经》卷一:“青芝,味酸平,主明目,补肝气,安精魂,仁恕。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僊。一名龙芝。”唐 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云笈七籤》卷一○五:“乃游行天下,东到 青丘,遇 谷希子、青帝君 授以青精日水,饮食青芝,还到 太山。”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五·芝》﹝集解﹞引《别录》:“青芝生 泰山,赤芝生 霍山,黄芝生 嵩山,白芝生 华山,黑芝生 常山,紫芝生 高夏山 谷。”
[ qīng zhī lù yè ]1.青绿色的枝叶。多指生长茂盛的树木。《西游记》第二六回:“他把我的楊柳枝拔去了,放在煉丹爐裏,炙得焦乾,送來還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晝夜,復得青枝緑葉,與舊相同。”管桦《白马山》:“从青枝緑叶的丛林中,传出百灵子的叫声。”张振金《五峰如指翠相连》:“阳光透过树冠,投下浓重的绿影,在青枝绿叶间,辉映得更绿更翠。”2.比喻年轻。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老孙头 说:‘老了呀,老弟,要是在你这样青枝绿叶的年纪,别说这五十个胡子,就是五百,五千,也挡得住。’”
[ qīng zhǐ ]1.青色纸张。古代图籍用之。2.晋制,皇帝诏书用青纸紫泥。后因以“青纸”借指诏书。3.即乌金纸。可治口疮皲裂等病。
[ qīng zhì ]青色底子。《尔雅·释鸟》:“江 淮 而南,青质、五彩皆备成章曰鷂。”郭璞 注:“即鷂雉也。”《新唐书·五行志二》:“贞观 十七年八月,凉州 昌松县 鸿池谷 有石五,青质白文成字。”
[ qīng zhōng ]青钟大音。代表东方的钟名。为五钟之一。
[ qīng zhǒng ]1.指皮肤受到外伤后出现的青色肿块。2.指皮肤受了外伤后又青又肿。
[ qīng zhōu ]1.古九州之一。《书·禹贡》:“海 岱 惟 青州。”孔 传:“东北据 海,西南距 岱。”汉 应劭《风俗通·山泽·薮》:“今 汉 有九州之藪…… 青州 曰 孟诸,不知在何处。”唐 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地连 尧 泰岳,山向 禹 青州。”2.州、府名。汉 置 青州。魏 及 晋 初因之。南北朝 仍置州,治所屡迁,辖领不一。隋 废。唐 初复置州,后改 平卢军 节度使。五代 及 宋 因之。元 改 益都路。明 改为 青州府,清 因之。旧治在今 山东省 青州市。参阅《嘉庆一统志·青州府》。3.见“青州从事”。
[ qīng zhōu cóng shì ]青州:古代州名,在今山东东部;从事:古代官名。好酒的代称。
[ qīng zhōu ]即 青邱。传说中的仙洲。
[ qīng zhòu chóu ]黑色绉绸。一种表面呈皱缩状的黑色丝织物。
[ qīng zhú ]1.青翠的竹子。2.借指钓竿、竹杖等竹制品。3.借指青史。
[ qīng zhú biāo ]一种青色善跳的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