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ǔ dǒu mǐ dào ]也叫天师道。道教各派中创立最早的一派(即正一道)。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道教徒尊称创立者张道陵为天师,故又名天师道。
[ wěi dào ]邪伪不正之道。《后汉书·五行志二》:“明年,会得 阴后 挟伪道事,遂废迁于 桐宫。”严复《救亡决论》:“所託愈高,去实滋远。徒多伪道,何裨民生也哉!”
[ wéi dào ]1.犹言修道。《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2.指矫性而为高远难行之事。《礼记·中庸》:“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3.作向导。《左传·隐公五年》:“邾 人告於 郑 曰:‘诸君释憾於 宋,敝邑为道。’”陆德明 释文:“道,音导。本亦作‘导’。”
[ wú ài dào chǎng ]佛教语。举行无碍大会或无碍会的场所。
[ xìn dào ]1.信奉正道。《论语·子张》:“执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孔子家语·五仪解》:“篤行信道,自强不息。”2.知道;料知。宋 柳永《瑞鹧鸪》词:“须信道,缘情寄意,别有知音。”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方信道天网自恢恢,业重祸相随。”《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你好羞人,兀自有那面颜来讨钱!你信道我和酒也没,索性请你喫一顿拳踢去了。”3.犹言果然是。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一箇是一方长老,一箇是一代名儒。俗谈没半句,那一和者也之乎。信道:‘若説一夕话,胜读十年书。’”
[ xiǎn dào shén ]见“险道神将”。
[ xiǎn dào shén jiàng ]方弼、方相。旧时出殡时用的纸扎的高大狰狞的开路神。为古方相之遗制。因用指身材高大者。
[ xiān dào ]1.犹先导。《周礼·夏官·职方氏》:“及王之所行,先道,帅其属而巡戒令。”郑玄 注:“先道,先由王所从道居前,行其前日所戒之令。”贾公彦 疏:“此谓王将发行之时,即在王前巡行,前日所施戒令豫备之,等如前所施以不。”《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夫见君之入也,将先道焉。”杜预 注:“若见君有入势,必道助之。”参见“先导”。2.先世医师。《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阳庆 ﹞有古先道遗传 黄帝、扁鹊 之脉书。”
[ xiāng dào ]1.乡,通,“向”。谓趋向道义。2.乡,通,“向”。向导,带路的人。3.乡,通,“向”。指带路,引导。
[ háng dao ]行业。[ xíng dào ]旧时指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或学说:立身~。
[ xuán dào ]大道,玄一之道。指道家所称的道的本源或总体。
[ yán fǎ dào ]官名。掌管一省盐政。清 代于不设盐运使各省设置,或以分巡各道兼理。《清史稿·职官志三》:“明年(宣统 三年),改各省运使为盐务正监督,省盐法道,改置副监督,统辖於盐政大臣。”亦省称“盐道”。《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随即是盐院来拜,盐道来拜,分司来拜。”《清会典事例·吏部·处分例》:“併飭盐道不时查察。”
[ yǎn zhāng shī dào ]见“眼张失落”。
[ yì dào ]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