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ù rì ]平日;平常:他~不爱说话,今天一高兴,话也多起来了。
[ tōu tiān huàn rì ]比喻暗中以假代真,掩盖事物的真相,以达到欺骗、蒙混的目的。
[ tuó rì ]1.他日。往日。2.他日。指将来的某一天。亦泛指后来、将来。
[ tuán rì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展活动的日子。
[ wǔ rì ]1.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2.谓任职不会长久。即将去职。
[ wǔ rì jīng zhào ]西汉张敞为京兆尹(官名),将被免官,有个下属知道了就不肯为他办案子,对人说:“他不过再做五天的京兆尹就是了,还能办什么案子”(见于《汉书·张敞传》)。后来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 xiào zǐ ài rì ]指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 yá rì ]1.衙参之日。唐 韩愈《送侯喜》诗:“如今便别长官去,直到新年衙日来。”宋 刘敞《檀州》诗:“市声衙日集,海盖午时消。”参见“衙参”。2.唐 宋 时节堂祭奠的日期。宋 戴埴《鼠璞·旗纛将军》:“本朝有六纛,旌节门旗二。受赐藏之公宇私室,号节堂。朔望次日祭之,号衙日。”参见“节堂”。参阅《新唐书·百官志四下》。
[ yān rì ]1.满日;经日。《新唐书·房琯传》:“圆 以金畀 李辅国,不淹日被宠,遂怨 琯。”《新唐书·奸臣传下·蒋玄暉》:“﹝ 蒋玄暉 ﹞还 洛 不淹日,全忠 矫詔收付有司车裂之。”2.拖延时日。宋 程大昌《演繁露续集·差除行词》:“用此观之,则凡有除授即命词,词下即给告,不淹日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康定元年》:“知諫院 富弼 力奏:‘平 引兵赴援,行不淹日,以姦臣不救,故败,竟駡贼不食而死,宜恤其家。’”
[ yàn rì ]太阴所居之辰。古人认为此日行事,将得恶果。
[ yì rì ]1.将来;日后:委之~。留待~再决。2.从前;往日:谈笑一如~。
[ yì rì ]同“翌日”。汉 蔡邕《议郎胡公夫人哀赞》:“疾用欢痊,翊日斯瘳。”三国 魏 曹丕《孟津》诗:“翊日浮 黄河,长驱旋 鄴都。”宋 苏轼《富郑公神道碑》:“仁宗 许之,会翊日有瘳,故缓其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宦娘》:“良工 因言其家有古镜,可鑑魑魅。翊日,遣人取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