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青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shí qīng zǐ ]谓获取高官显位。《周书·儒林传论》:“前世通六艺之士,莫不兼达政术,故云拾青紫如地芥。”清 赵翼《放歌》:“少年鼻息冲云汉,唾手便思拾青紫。”亦省作“拾青”、“拾紫”。唐 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诗:“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唐 顾云《投刑部赵郎中启》:“偶学杀青,因思拾紫。”参见“拾地芥”。
[ liǎn qīng bí zhǒng ]形容脸部伤势重。
[ liǔ qīng ](1916-1978)陕西省吴堡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创业史》、《铜墙铁壁》等。
[ liǔ qīng niáng ]曲牌名。属北曲中吕宫。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四、六、四、六、七、七、七、六、六(九句)。一般用在中吕或正宫套曲内。或加以变化,作为乐队使用的唢呐或胡琴伴奏乐曲。
[ liǔ shāo qīng ]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有平韵、仄韵两体。一为前段六句,后段五句,各三平韵。一为前段六句,三仄韵;后段五句,两仄韵。参阅 清 万树《词律》卷五。
[ miè qīng ]指古代用刀在竹简上削改讹误的文字。
[ mài qīng ]方言。指麦苗。
[ qīng huán ]青色玉环。常用以喻环绕四周的碧水。
[ qīng huán ]黑色环形发髻。借指美人。
[ qīng huáng ]1.即青帝。2.道教以为青皇是木星中统率九青帝的上皇。
[ qīng huáng ]1.青色和黄色。《楚辞·九章·橘颂》:“緑叶素荣,纷其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摶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王逸 注:“言橘叶青,其实黄,杂糅俱盛,烂然而明。”宋 范成大《晚步东郊》诗:“水墨依林寺,青黄负郭田。”2.又指黄中带青。形容不健康的脸色。张天翼《仇恨》:“每张青黄的脸上没了先前的兴奋。”3.泛指色彩。汉 王充《论衡·别通》:“人目不见青黄曰盲,耳不闻宫商曰聋,鼻不知香臭曰癕。”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凡摛表五色,贵在时见,若青黄屡出,则繁而不珍。”宋 苏舜钦《上执政启》:“匠者得沟中之断木,饰以青黄。”4.谓用彩色加以修饰。语出《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唐 韩愈《祭柳子厚文》:“凡物之生,不愿为材。牺尊青黄,乃木之灾。”宋 苏轼《谢中书舍人启》:“沟中不愿於青黄,爨下无心於宫徵。”5.指四时之乐。《汉书·礼乐志》:“灵安留,吟青黄。”颜师古 注:“青黄,谓四时之乐也。”6.犹言是非、黑白。清 孔尚任《桃花扇·却奁》:“偏是咱学校朝堂,混贤奸不问青黄。”
[ qīng huáng bù jiē ]指陈粮已经吃完,新粮还未成熟,口粮接续不上。农家常指春夏之间。比喻财力、物力、人力暂时中断。
[ qīng huáng gōu mù ]为无心仕进的典故。
[ qīng huáng wèi jiē ]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后接不上。同“青黄不接”。
[ qīng huī ]1.掺有烟灰等的石灰浆,是建筑材料。2.一种含有杂质的石墨,青黑色,常用来刷外墙面或搪炉子,也可做颜料。
[ qīng huī ]见“青辉”。
[ qīng huī ]亦作“青暉”。幽暗惨淡的光线。
[ qīng huò ]亦作“青臒”。一种青色矿物颜料。一般认为即今石青、白青之属。古代常作涂饰用。
[ qīng jī ]喻指未熟的枣粒。
[ qīng jì ]幼妓,雏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