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ì yǐ míng zhū ]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 yuān míng tǐ ]指 晋 陶潜(渊明)的诗体。
[ yuān míng zuì shí ]江州 德化县 楚城乡(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乃 晋 陶渊明 所居之地。宋 宣和 初,部刺史即其地立 陶渊明 祠。祠前横小溪,溪中盘屹一石,人称之为 渊明 醉石。土人遇重九日,即携酒撷菊,酹奠祠下,岁以为常。见 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按 渊明 醉石,其地说法不一。《朱子语类》卷一三八:“庐山 有 渊明 古迹处,曰 上京 …… 江 中有一盘石,石上有痕,云 渊明 醉卧於其石上,名 渊明 醉石。”唐 陈光 有《题陶渊明醉石》诗。
[ zhāng míng ]1.颁示;昭示。2.显豁,明显。
[ zhāng míng jiào zhù ]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
[ zhāng míng zhāo zhù ]犹彰明较著。
[ zhǎng shàng míng zhū ]拿在手掌里的珠子。晋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原比喻极钟爱的人。后多用来专指父母特别疼爱的女儿。
[ zhēng míng wǎ liàng ]铮亮。刘白羽《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第二封》:“但有一家吊着一盏大玻璃罩灯,铮明瓦亮。”牟崇光《在大路上》:“小王庄 生产队长 赵建明,骑了辆铮明瓦亮的自行车。”《解放军文艺》1973年第7期:“看看这儿,摸摸那里,把机器擦得铮光瓦亮。”
[ zǐ míng ]1.桑树的别名。传说三国吴孙权时,永康县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而归。“夜泊越里,缆舟於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劳乎元绪,奚事尔耶?’龟曰:‘我被拘繫,方见烹臛,虽然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树曰:‘诸葛元逊博识,必致相苦,令求如我之徒,计从安得?’龟曰:‘子明无多辞,祸将及尔。’树寂而止。”见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2.传说中的仙人。3.水银的别名。
[ xuán míng ]1.谓光线暗淡。2.犹言神明。3.犹聪明。
[ xuán míng fěn ]中药名。亦名白龙粉。用朴硝与萝卜、甘草煎汁熬制而成,可解热消毒。
[ xuán míng gāo ]方士炼制的一种膏状药物。
[ xiū míng ]1.美好清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 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姦回昏乱,虽大,轻也。’”唐 李白《豫章行》:“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2.用以赞美明君或盛世。《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惟昔逢休明,十载朝云陛。”李善 注:“休明,谓 齐武皇帝 也。”唐 孟浩然《送袁太祝尉豫章》诗:“何幸遇休明,观光来上京。”元 黄溍《上京道中杂诗·榆林》:“斯人亦何幸,生时属休明。”明 杨慎《送许稚仁得玉字》诗:“邇载逢休明,沍寒回氲熇。”《清史稿·选举志一》:“是时天子右文,羣臣躬遇休明,翊赞文化,彬彬称极盛矣。”
[ yǎn yì zhèng míng ]“归纳证明”的对称。运用演绎推理所作的证明。论据是一般性知识,论题是在该一般性知识范围之内的知识或事实。如以“一切科学都是有用的”来证明“逻辑学是有用的”。
[ yīn míng ]古代印度研究推理论证的科学。即关于逻辑推理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