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uè wàng ]望月,满月。月满之时,通常在月半,故亦用以指旧历每月十五日。《吕氏春秋·精通》:“月也者,羣阴之本也。月望则蚌蛤实,羣阴盈。”高诱 注:“月,十五日盈满,在西方与日相望也。”唐 王度《古镜记》:“是后每至月望,则出镜於暗室,光尝照数丈。”《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詰朝月望,文武并会,吾将讨焉。”胡三省 注:“至十五日,日月相望,谓之月望。”清 袁枚《续新齐谐·鳖精》:“女掩耳曰:‘腐气迂儒之谈,勿污吾耳。’因口吐白金一锭,细珠数粒示观察云:‘此緑袍人聘我礼也,约月望来取。’”参见“月相”。
         
                
                
                
                
            
            [ yuè wō ]方言。指婴儿初生后的一个月。又称月窠。
         
                
                
                
            
            [ yuè xī huā zhāo ]月明的夜晚,花开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 yuè xī huā chén ]借指良辰美景。
         
                
                
                
                
            
            [ yuè xià ]1.月光之下。2.指月下老人。
         
                
            
            [ yuè xià bái ]菊花的品种之一。花青白,如月下观之,故名。
         
                
            
            [ yuè xià huā qián ]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 yuè xià lǎo ér ]神话传说中掌管婚姻之神。借指媒人。
         
                
            
            [ yuè xià lǎo rén ]传说唐代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往前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于《续幽怪录·四·定婚店》)。后来因此称媒人为月下老人。也说月下老儿或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