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óng miàn jù ]古代将士出征时常戴之以作防护和威慑敌人的铜制面具。
[ wén miàn ]在人的脸上刺字。即黥墨之刑。
[ xí miàn ]筵席;筵席上的酒菜:婚宴的~很丰盛。
[ wú qíng shǎo miàn ]不讲情面。
[ xiào miàn ]1.笑容。2.指带笑容的假面具。
[ xiào miàn hǔ ]比喻外貌装得善良而心地凶狠的人。
[ xiào miàn yè chā ]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 yǎn miàn ]1.遮住面孔。羞惭貌。2.遮住面孔。悲不忍见貌;哭泣貌。3.盖在尸体面部的白色的布或绢。4.犹封皮。
[ yáng chūn miàn ]不附加菜肴的汤面。又称光面。夏衍《克农同志二三事》:“快八点了,阳春面也不请一碗?”《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两碗阳春面下肚,人也有些劲了。”
[ yún dòu miàn ]菜豆种子磨成的粉。
[ sòng cái pān miàn ]宋玉的才华,潘岳的容貌。比喻才华出众,仪容俊美。
[ tǎo méi liǎn miàn ]谓丢面子,自找难堪。
[ xǐ miàn ]1.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风俗,凡请人帮助自己杀仇人,便以牛酒相谢,称为“洗面”。2.洗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