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ǒu dào ]1.指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书信中常用作对人的尊称。2.天下太平。《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3.汉代举士科目中的一种。
[ yǒu dào shì ]犹常言道;俗话说。魏晨旭《三打祝家庄》:“有道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啊!”《人民戏剧》1978年第4期:“对,有道是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 zhí dào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开筑,北起 九原(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南至 云阳(今 陕西 淳化 西北),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 直道 归,行观 蒙恬 所为 秦 筑 长城 亭障,堑山堙谷,通 直道,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4.6.8:“‘秦始皇 直道’原来是一条专供军队大规模进攻的宽阔大道……全长一千四百里。由于是‘直道’,因此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工程十分浩大。”2.泛指直的路。《北史·张衡传》:“帝上 太行,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魏书·太祖纪》:“车驾将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3.犹正道。指确当的道理、准则。《礼记·杂记》:“其餘则直道而行之是也。”《韩非子·三守》:“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唐 吕岩《促拍满路花》词:“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 朱熹 ﹞慨然叹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终不可行!’”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五:“‘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 zhǐ míng dào xìng ]毫不避讳地直接说出姓名(含不够恭敬意)。
[ zhì dào ]1.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措施等。2.修筑道路。
[ zhǒng dào ]接踵于道。形容人流连续不断。
[ zūn shī zhòng dào ]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 zūn dào ]遵循正道。亦以比喻遵循法度。
[ zūn dào bǐng yì ]犹言遵守道义。
[ zǔ dào ]就是肉和饭在一起做,也称肉干饭。
[ zǒu dào ]街旁或室内外供人行走的道路:大楼的~窄。留出一条~。
[ zǒu huā dào ]旧时指男子在外嫖妓或有外遇。
[ zuò ér lùn dào ]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