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ōng hé dà xué ]多科系的高等学校,一般设有哲学社会科学(文科)和自然科学(理科)等方面的各种专业。
[ yùn dòng xué ]1.力学的一个分科,它只研究物体各种形式的运动。而不考虑引起物体运动的作用力。2.体育科学的一门学科,以人体解剖学和力学来解释各种体育活动。
[ zǎo dào tián dà xué ]日本的私立大学。1882年创建于东京。初名东京专门学校,1902年改现名。设有政治经济、法学、第一文学、第二文学、教育、商学、理工、社会科学、人间科学九个学院和大学院(研究生院)。
[ zhí yè lún lǐ xué ]也称“职业道德学”。伦理学的分支学科。广义指研究人们在职业活动领域中的一切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的学科。狭义指研究各行各业道德规范和准则的学科。如商业伦理学、律师伦理学、军人伦理学等。
[ zhí yè xué xiào ]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学校。一般招收初中学生。
[ zhú gàn xué ]亦作“笁乾学”。佛学。
[ zhuān xué ]指自成一家的论述。顓,通“ 专 ”。 明 归有光 《水利书序》:“ 宋 元 以来,始有言水事者。然多命官遣吏,苟且集事。奏復之文,滥引涂説,非较然之见。今取其顓学二三家,著于篇。”
[ zōng xué ]1.谓积聚学识。总合:综合。综括。
[ zì xué ]1.小学,文字学。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文字》:“故《説文》至今为字学之宗。”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 段成式 ﹞牧 庐陵 日,常游山寺。读一碑文,不识其间两字……客有以此两字遍諮字学之众,实无有识者。”元 陆友《研北杂志》卷下:“晋 宋 人书法妙絶,未必尽晓字学……又 韩择木 八分以擅名,谓之不识字,是也。”2.关于书法的学问。唐 王建《赠太虚卢道士》诗:“书卖八分通字学,丹烧九转定人年。”《宣和书谱·王邃》:“大抵字学之玅,晋 人得之为多,而 王 氏之学尤盛焉。”
[ zuǒ xué ]相传 殷 代的小学,西周 为国学之一种。一说右学、左学皆太学,同在城郊,实为一学,但有楹东、楹西之分。
[ zhāng jù xué ]汉 儒所创的一种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所重在于解释篇章字句,而不在阐发大义。
[ zhí wù xué ]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植物的构造、生长和生活机能的规律、植物的分类、进化、传播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关系、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等。
[ zhèng xué ]1.指经学中的 东汉 郑玄 学派。《隋书·经籍志一》:“梁、陈,郑玄、王弼 二注,列於国学,齐 代,唯传 郑 义,至 隋,王 注盛行,郑 学浸微。”清 陈澧《东塾读书记·郑学》:“郑君 尽注三《礼》,发挥旁通,遂使三《礼》之书合为一家之学,故直断之曰:‘《礼》是 郑 学’。”清 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中衰时代》:“汉 时经有数家,家有数説,学者莫知所从;郑君 兼通今古文,沟合为一;於是经生皆从 郑氏,不必更求各家。郑 学之盛在此,汉 学之衰亦在此。”2.泛指经学。清 赵翼《王西庄光禄挽诗》“遍收 汉 末遗文碎(粹),不鬭《虞初》小説工”自注:“公最精 郑 学。”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十节:“郑玄 杂糅今古文的古文经学号称 郑 学,失败了的今文经学派转而拥护 郑 学,再加上 郑玄 寿高(公元127-200年)门徒多,著述富(一百馀万字),郑 学成为当时‘天下所宗’的儒学。魏 晋 以后的经学主要就是 郑 学。”
[ zhōng guó kē xué jì shù dà xué ]中国的综合性理工科大学。校址在合肥。创建于1958年,原校址在北京,1970年迁往合肥。设有数学、物理、无线电电子学、应用化学、经济管理和系统科学等系,并办有少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