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āng shì mò nì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 xiāng shì shī sè ]同“相顧失色”。钱基博《吴禄贞传》:“禄貞 右手舉酒滿杯,左手自指鼻尖語曰:‘不敢欺!我也!’揚杯飲,一吸而空。時 良弼、姚錫光 在座,相視失色。”
[ xiāng shì ]1.相国;宰相。2.古代为卿大夫管理家务的人。男称家老,女称傅母,通称家臣。
[ xiāng shòu ]1.互相接纳。2.相继,交替。
[ xiāng shòu ]1.互相授受。2.相传授。
[ xiàng shū ]1.口技:四川~。2.关于相术的书。
[ xiāng shú ]1.谓详加审辨。孰,详审。《庄子·列御寇》:“莫觉莫悟,何相孰也!”郭庆藩 集释引 郭嵩焘 曰:“《説文》:‘孰,食餘也。’孰食曰孰,假借为详审之义……言莫之觉悟而终不自审也。”2.亦作“相熟”。互相认识;彼此熟悉。《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老者﹞乃邀 德称 到市心里,向一个相熟的主人家,借钱五钱为赠。”《红楼梦》第四回:“当日这 英莲,我们天天哄他玩耍,极相熟的。”鲁迅《朝花夕拾·范爱农》:“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
[ xiāng shú ]〈方〉彼此了解、相识;由于互相接触得多而熟悉。
[ xiàng shù ]指观察人的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迷信)。
[ xiāng shuài chéng fēng ]层层影响成为风气。帅,同“率”。
[ xiāng shuō ]1.亦作“相悦”。彼此和睦、亲爱。《穀梁传·僖公元年》:“吾二人不相説,士卒何罪?”《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説,则反唇而相稽。”颜师古 注:“説音悦。”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周公 上圣,召公 大贤,犹不相悦。”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二妇云:‘少年初不相识,亦未相悦。’”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这时新的才子+佳人小说便又流行起来,但佳人已是良家女子了,和才子相悦相恋,分拆不开。”2.亦作“相悦”。佛教语。谓脱离自性、本体而说法。《坛经·顿渐品》:“吾所説法,不离自性。离体説法,名为相説,自性常迷。”
[ xiāng sī bìng ]指男女相思所引起的烦恼、郁闷,以至憔悴、瘦损等现象。宋 洪迈《夷坚丁志·孙五哥》:“世俗所言相思病,有之否?我比日厌厌不聊赖,肠皆掣痛如寸截,必以此死。”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休道这生,年纪儿后生,恰学害相思病。”《警世通言·陈可常端阳仙化》:“可知道这秃驴词内都有赏‘新荷’之句,他不是害什么心病,是害的相思病。”沈从文《主妇集·王谢子弟》:“湘云 这小孩子,真是害了相思病。”
[ xiāng sī cǎo ]1.植物名。2.烟草的别名。
[ xiāng sī qǔ ]古乐府曲名。《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懊侬歌》郭茂倩 题解引 南朝 陈 智匠《古今乐录》:“《懊儂歌》者,晋 石崇、緑珠 所作,惟《丝布涩难缝》一曲而已,后皆 隆安 初民间讹謡之曲。宋少帝 更製新歌三十六曲,齐太祖 常谓之《中朝曲》,梁 天监 十一年,武帝 敕 法云 改为《相思曲》。”南朝 梁 王僧孺《春思》:“復闻黄鸟吟,今作《相思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