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花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qǐng kè huā ]1.唐 韩愈 侄 韩湘,落魄不羁,对酒则醉,醉则高歌,愈 教而不听。湘 笑曰:“湘 之所学,非公所知。”即作《言志》诗一首,中有“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之句,愈 欲验之。适开宴,湘 预末坐,取土聚于盆,用笼覆之,巡酌间,花已开。岩花二朵,类世牡丹,差大艳美,合座惊异。事见 宋 刘斧《青琐高议·韩湘子》。后因以“顷刻花”指忽然开放的神奇花朵。《云笈七籤》卷一一三引 南唐 沉汾《续仙传·殷文祥》:“﹝ 殷文祥 ﹞每醉自歌曰:‘解醖须臾酒,能开顷刻花。琴弹碧玉调,鑪鍊白朱砂。’宝 尝试之,悉有验。”2.指易开易谢的花。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三:“不看人间顷刻花,他年管领风云色。”3.指空中燃放的烟花。清 赵翼《西厂观烟火》诗:“九边尘静平安火,上苑春催顷刻花。”4.指雪花。宋 苏轼《谢人见和前篇》:“九陌凄风战齿牙,银杯逐马滞随车。也知不作坚牢玉,无奈能开顷刻花。”宋 黄庭坚《咏雪奉呈广平公》:“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清 查慎行《冬雪十二韵》:“老柳飞扬絮,枯梅顷刻花。气沉千里雁,寒噤几村鸦。”
[ qióng huā ]1.一种珍贵的花。叶柔而莹泽,花色微黄而有香。宋 淳熙 以后,多为聚八仙(八仙花)接木移植。唐 李白《秦女休行》:“西门 秦氏 女,秀色如琼花。”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扬州 后土庙 有琼花一株,或云自 唐 所植,即 李卫公 所谓玉蕊花也。”宋 周密《齐东野语·琼花》:“扬州 后土祠 琼花,天下无二本,絶类聚八仙,色微黄而有香。仁宗 庆历 中,尝分植禁苑,明年輒枯,遂復载还祠中,敷荣如故。淳熙 中,寿皇 亦尝移植南内,逾年憔悴无华,仍送还之。其后,宦者 陈源,命园丁取孙枝移接聚八仙根上,遂活,然其香色则大减矣。杭 之 褚家塘 琼花园是也。今 后土 之花已薪,而人间所有者,特当时接本,髣髴似之耳。”2.古歌曲名。即《玉树后庭花》。清 洪昇《长生殿·定情》:“《琼花玉树》,《春江夜月》,声声齐唱。”清 陈文述《青溪吊江总宅》诗:“当时《玉树》临风曲,异日《琼花》水调歌。”3.比喻雪花。唐 皮日休《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威仰噤死不敢语,琼花云魄清珊珊。”宋 杨万里《观雪》诗:“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蘂玉无香。”元 吕止庵《集贤宾·叹世》曲:“到冬来落琼花阵阵飘,剪鹅毛片片飞。”陈毅《蝶恋花·访问亚洲三国喀布尔望雪山》词:“一望琼花争怒放,飞越羣山,人喜从天降。”
[ qióng huā lù ]酒名。
[ sān huā ]1.三花树的略称。2.三辫;三片。3.道教指人的精、气、神。4.宋苏轼《三朵花》诗序:“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能作诗,皆神仙意。”后因以冠簪三花指修炼得道。
[ sān huā jù dǐng ]精为玉花,气为金花,神为九花。道家重修炼,以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最后聚之于顶,可以万劫不侵。明 张鼎思《琅邪代醉编》卷三十:“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道家修养之法也。三花落则死矣。三花未落,乘兴来过,言有生之年,未死之日,犹有再会之期也。”《西游记》第十九回:“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
[ sān huā liǎn ]戏曲角色行当中的丑。
[ shī huā ]喻指作诗的激情。明 徐渭《对明篇》:“此时墨雨添江水,此际诗花弄莫春。”《花城》1981年第6期:“使本是奔腾澎湃的情爱变成了受控的涓涓清流,滋润着开满诗花的心田。”
[ shí huā ]1.钟乳水的花状凝结物。即碳酸钙。宋 沉括《梦溪笔谈·杂志二》:“又石穴中水,所滴皆为钟乳、殷孽。春秋分时,汲井泉则结石花。”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殷孽》﹝集解﹞引 苏恭 曰:“乳水滴石上,散如霜雪者。”2.茶名。产于 四川。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饮食器用》:“石花、紫笋,皆茶名也。剑 南有 蒙顶 石花,湖州 有 顾渚 紫笋。”宋 杨万里《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诗:“石花紫笋可衙官,赤印白泥牛走尔。”3.乌韭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乌韭》。4.珊瑚的一种。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殷孽》﹝附录﹞引 寇宗奭 曰:“石花白色,圆如覆大马杓,上有百十枝,每枝各槎牙分歧如鹿角。上有细文起,以指撩之,錚錚然有声。其体甚脆,不禁触击。”《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美丽的贝壳是它(小圆镜)的框,洁白的石花是它的座。”5.即石花菜。一种产于沿海的藻类植物,可供食用和提炼琼脂。
[ shí lián huā ]景天科植物。全株光滑,无明显的茎。叶沿地面莲座状着生,倒卵形或近圆形,末端阔而圆,有一小尖头,浅绿色,顶紫色,两面被粉霜。花茎高20-30厘米,花偏侧生,花冠基部结合成短筒,外面淡红或红色,内面黄色。为观赏性植物。
[ shí liú huā ]1.石榴树所开的花。元 张昱《题鹦鹉士女图》诗:“只有旧时鸚鵡见,春衫曾似石榴花。”2.即石榴酒。唐 李商隐《寄恼韩同年》诗之二:“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参见“石榴酒”。3.曲牌名。南北曲都属中吕宫。北曲较常用,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七、五、七、四、四、七、七、七、五(九句)。
[ shuǐ pū huā ér ]形容婴儿娇嫩。亦借指婴儿。
[ shuǐ suō huā ]鱼的隐称。僧人素食,讳言荤腥之名,因鱼往来水中,形似穿梭,故称。
[ shì huā ]谓花初放。宋 周邦彦《瑞龙吟》词:“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宋 范成大《两木》诗:“去年小试花,瓏瓏犯冰寒。”清 陈莱孝《种棉曲》:“海南 人家家种棉,交秋试花花烛天。”
[ shuāng hòu huā ]在严霜后棉铃始吐絮的棉花。
[ shuāng huā ]1.亦作“霜华”。即霜。霜为粉末状结晶。花,指物之微细者。故称。2.皎洁的月光。3.闪着寒光的锋刃。亦指锋刃闪着的寒光。4.喻指白色须发。
[ sì huā ]1.亦作“四华”。佛教语。法华六瑞中,雨华瑞之四花,即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一说四花为分陀利(白莲华)、优钵罗(青莲华)、钵特摩(红莲华)、拘物投(黄莲华)。见《翻译名义集》卷三。2.佛教语。仿大般涅槃时的娑罗双树,在棺椁四方各竖一对白莲花或白造花,称为四花。
[ pù diàn huā ]装饰宫殿用的绢质彩画。
[ lián huā ]莲花。连,通“莲”。
[ liǎn huā ]指笑容。
[ liǔ qì huā tí ]形容风雨中花柳憔悴、黯淡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