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ǎ chē ]1.马拉的载人的车,有的轿式,有的敞篷式,有的双轮,有的四轮。2.骡马拉的大车。
[ mǎ chéng ]1.合欢的别名。《佩文韵府·平蒸》“马塍”引《本草》:“合欢花一名马塍花。”清 曹寅《入灵谷寺》诗:“马塍酹客穿陵隧,鸭脚干霄逼相轮。”2.地名。在 浙江省 余杭县 西。宋 代以产花著名。宋 周密《齐东野语·马塍艺花》:“马塍 艺花如艺粟,槖駞 之技名天下。”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其时,马塍 园丁竞以名花荷担叫鬻,音中律吕。”清 赵翼《管公祠香菊》诗:“吾乡近年菊事繁,园户俱工 马塍 艺。”参阅《嘉庆一统志·杭州府二·古迹》。
[ mǎ chí méi jí ]用于称赞各有长处。同“马工枚速”。
[ mǎ chǐ ]1.马的牙齿。《穀梁传·僖公二年》:“晋献公 欲伐 虢。荀息 曰:‘君何不以 屈 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 虞 也?’…… 献公 亡 虢,五年而后举 虞。荀息 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2.马的牙齿随年龄而添换,看马齿可知马的年龄,故常以为谦词,借指自己的年龄。北周 庾信《谨赠司寇淮南公诗》:“犹怜马齿进,应念节旄稀。”清 姚鼐《毛俟园用仆<看桂>前字韵作诗见贻因复答之》诗:“君辈论文推马齿,世间相士贵鳶肩。”3.即马齿苋。唐 杜甫《园官送菜》诗:“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宋 范成大《初秋闲记园池草木》诗之五:“马齿任藏汞冷,鸿头自胜硫温。”参见“马齿莧”。
[ mǎ chuán ]1.亦作“马舡”。大船;官船。2.运马的船。
[ mǎ chuáng ]防止马受湿气侵袭的木垫。
[ mǎ chuí ]亦作“马捶”。亦作“马垂”。马杖;马鞕。《庄子·至乐》:“庄子 之 楚,见空髑髏,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太王 以 狄 伐故,去 豳,杖马箠居 岐,国人争随之。”宋 梅尧臣《依韵和扬州许待制竹拄杖》:“鳩形殊用刻,马箠不同功。”《西湖二集·会稽道中义士》:“马垂问髐形,南面欲起语。”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董如彪》:“董(董恒)怒发如雷,马箠乱下如雨,封 头面皆破,流血满衣,释手而退。”
[ mǎ cì ]马靴后跟上另加的金属刺。除有装饰作用外,还可以用来驱赶坐骑,使快跑。
[ mǎ cuò ]战国 时 秦 人 司马错 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