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ǔ cuō ]犹择取。宋 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为编年一书。”
[ jǔ dà shì ]指发动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
[ jǔ dǐng jué bìn ]双手举起鼎而折断膝盖骨。《史记·秦本纪》:“武王 有力,好戲。力士 任鄙、烏獲、孟説 皆至大官。王與 孟説 舉鼎,绝臏。”张守节 正义:“絶,斷也。臏,脛骨也。”后以喻力小不胜重任。清 钱谦益《答山阴徐伯调书》:“乃欲上下馳騁,追扳古人於行墨之間,斯足下所云舉鼎絶臏者乎?”林纾《桐城派古文说》:“若 譚友夏 者,則千力萬氣,無所不學,而往往舉鼎絶臏。”亦作“舉鼎絶脰”。梁启超《中国国债史》:“今日我輩對於此國債問題當何如?將一惟政府所指派而唯唯負擔,莫敢辭乎?舉鼎絶脰之患,恐遂不免也。”
[ jǔ dǐng jué dòu ]见“舉鼎絶臏”。
[ jǔ dòng ]动作;行动:~缓慢。近来他有什么新的~?
[ jǔ fán ]凡是(下文大多列举):戏曲表演的手法,内容非常丰富,~喜、怒、哀、乐、惊、恐、愁、急等感情的流露,全都提炼出一套完整的程式。
[ jǔ féi ]相马只选肥壮。喻荐士只举有财势者。
[ jǔ fēng ]1.燃点报警烽火。2.见“举燧”。
[ jǔ gāng chí lǐng ]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都张开了;提起皮衣领子一抖,衣上的毛就都顺了。比喻办事要抓关键部分。汉 王充《论衡·程材》:“舉綱持領,事無不定。”亦省作“舉綱”。《北史·源怀传》:“懷 性寬簡,不好煩碎,恒語人曰:‘爲政貴當舉綱,何必須太子細也。’”参见“提綱挈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