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àng wèi ]指《易·乾》第六爻的爻位。《乾》卦“上九”(即第六爻)的爻辞为“亢龙有悔”,故称其爻位为亢位。相传 孔子 解释何谓“亢龙有悔”时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后因以“亢位”为前朝失位、后代受禅之兆。《南齐书·高帝纪上》:“后汉 自 建武 至 建安 二十五年,一百九十六年而禪 魏,魏 自 黄初 至 咸熙 二年,四十六年而禪 晋 ……咸以六终六受。六,亢位也。验往揆今,若斯昭著。敢以职任,备陈管穴。伏愿顺天时,膺符瑞。”
[ láng wèi ]1.星座名。南宫(太微宫)五帝座后相聚的十五颗星,为一星座,称“郎位”。《史记·天官书》:“﹝五帝座﹞后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郎位。”张守节 正义:“郎位十五星,在太微中帝坐东北。”《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七年》:“帝在 南阳,左右并通姦利,詔书多除人为郎,太尉 杨秉 上疏曰:‘太微积星,名为郎位,入奉宿卫,出牧百姓,宜割不忍之恩,以断求欲之路。’”2.指职居枢要的郎官之位。明 宋濂《拟诰命起结文·中书左司郎中》:“左司为中书纪网之地,賛襄治化,申明宪度,皆其责也。郎位之选,必择贤才。”
[ chōng wèi ]谓相抵触的五行方位。如子对午,丑对未。
[ cí wèi ]辞去职位。《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天子曰:‘仓廪既空,民贫流亡,而君欲请徙之,摇荡不安,动危之,而辞位,君欲安归难乎?’”唐 韩愈《送杨少尹序》:“昔 疏广、受 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二》:“两府果能益国,虽增禄十倍,不足辞;苟为不能,当辞位,不当辞禄。”
[ bù zài qí wèi,bù móu qí zhèng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 jiāo wèi ]古天子郊祭时所设立的坛位。
[ jīng wèi ]亦作“惊立”。谓使王位受到震动。立,通“位”。
[ kuàng wèi ]1.空着名位。2.空居职位。
[ jǐng jiè shuǐ wèi ]在洪水时期达到某一高度,须开始警戒并准备防汛工作的江河湖泊水位。
[ kòng wèi ]1.旧时祭祀时所供的死者灵位。2.未占用的座位。如:会场第一排有三只空位。
[ kū shuǐ wèi ]一般指流域内地表水流基本枯竭,河湖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而出现的比较稳定的低水位。可根据历年观测资料定一水位,在此限度以下的水位作为枯水位。水位降落至枯水位以下的时期可称枯水期。
[ liù wèi ]1.即《易》卦之六爻。2.谓君、臣、父、子、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