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ùn páng ]1.容貌秀美。《水浒传》第一百回:“北军看那彪军马中,当先一个俊庞年少将军,头戴青巾绩,身穿緑战袍。”2.指容貌秀美的人。明 无名氏《霞笺记·驿亭奇遇》:“若相逢俊庞,两两变鸳鸯,双双飞上。”
[ jùn rén ]风度高雅的人;才德超卓的人。
[ jùn shēng ]才智出众的名声。宋 许顗《彦周诗话》:“黄嗣徽 少年时,读书有俊声,不幸为后母诉于官,隶军籍。”《三国演义》第五七回:“﹝ 周瑜 ﹞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后人有诗叹曰:‘赤壁 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
[ jùn shì ]1.周代称选取入太学者。2.才智杰出的人。
[ jùn shuǎng ]英俊豪爽;人品高超,性格豪爽。
[ jùn wěi ]形容出类拔萃的人才,有过人的才干,俊美伟大的人品。
[ jùn wù ]亦作“俊晤”。聪明卓异。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刘缓 幼子 民誉,年始数岁,俊晤善体物。”《北史·杨愔传》:“昱 尝与十餘人赋诗,愔 一览便诵,无所遗失。及长,能清言,美音制,风神俊悟,容止可观。”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顾非熊》:“少俊悟,一览輒能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