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ā jūn zǐ ]明 末 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 等八人,均曾讲学于 东林书院,以文章气节相尚,抨击时政,评论人物,时称“东林八君子”。见《明史·叶茂才传》。
[ bā jùn ]1.亦作“八儁”。称同一时代有才望的八人。(1)指东汉的周举、杜乔、周栩、冯羡、栾巴、张纲、郭遵、刘班八人。见《后汉书·周举传》。(2)指东汉的李膺、荀翌、杜密、王畅、刘祐、魏朗、赵典等八人。(3)指东汉的张俭、檀彬、褚凤、张肃、薛兰、冯禧、魏玄、徐乾八人。并见《后汉书·党锢传序》。2.仕宦者的八种捷径。
[ bā jùn ]1.相传为周穆王的八匹名马。八骏之名,说法不一。2.明成祖的八匹名马。3.指皇帝的车驾。
[ bā kǎi ]亦作“八凯”。相传古代 高阳氏 的八个才子。《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高阳氏 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檮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篤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愷’。”孔颖达 疏:“愷,和也,言其和於物也。”《汉书·古今人表》庭坚 作 咎繇。《旧唐书·韦凑传》:“八凯、五臣,良佐也。”
[ bā kǔ ]佛教宣扬人有八苦,即生、老、病、死、恩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忧悲。见《大般涅槃经·圣行品》、《法苑珠林·怨苦·八苦》。
[ bā kuí ]1.古历法术语。2.星名。属室宿,在鲸鱼座内。
[ bā là ]周 代每年农事完毕,于建亥之月(十二月)举行的祭祀名称。《礼记·郊特牲》:“八蜡以记四方,四方不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郑玄 注:“四方,四方有祭也。其方穀不熟,则不通於蜡焉,使民谨於用财。蜡有八者:先嗇一也,司嗇二也,农三也,邮表畷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孔颖达 疏:“言蜡祭八神,因以明记四方之国,记其有丰稔有凶荒之异也。”按,八蜡之神诸家解说不一。三国 魏 王肃 分猫虎为二,而去昆虫;宋 陈祥道 则去昆虫而增百种;吕大临 则去先啬、昆虫而增百种,又分猫虎为二。见 钱大昕《潜研堂集·答问五》。
[ bā là shén ]八蜡,为 周 代有关农事的祭名。后民间附会为驱除虫害、捍灾御患之神。其神为谁说法不一。清 袁枚《新齐谐·鬼多变苍蝇》:“虫鱼皆八蜡神所管,只须向 刘猛 将军处烧香求祷,便可无恙。”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四:“八蜡庙,即将军祠,由来久矣。直省郡邑皆有 刘猛 将军祠,畿辅、齐 鲁 之间,祀之尤谨,究不知为何神。据《畿辅通志》引《灵异録》云,将军姓 刘,名 承忠,元 末指挥,驱蝗保稼,列郡祀之。余按《怡庵杂録》载 宋 景定 四年三月八日,封扬威侯,并载制勅,则神乃南渡名将 刘錡 也。生则敌愾效忠,死而捍灾御患,其世祀也固宜。”参见“八蜡”。
[ bā lǎn ]《吕氏春秋》中的八个大篇名的合称。
[ bā lǎo ]旧时妓院中的仆役。俗称“忘八”。《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吴山 来到铺中,卖了一回货,里面走动的八老来接吃茶,要纳房状。”《醒世姻缘传》第五一回:“丑是家中宝,俊的惹烦恼;再要娶娼根,必定做八老!”
[ bā liáo ]中医学名词,即尻骨两旁的四孔。
[ bā liú ]指 渭、汉、洛、泾、汝、泗、沔、沃 八水。
[ bā liù zǐ ]词牌名。双调平韵,起八十八字至九十三字,共六体。
[ bā lóng ]1.神话中的八匹龙马。2.指周穆王的八匹骏马。3.称东汉荀淑八子。4.传说中的伏羲兄弟八人,世号八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