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ān lè ]1.雕刻(碑文)。2.刊印;刻印。
[ kè lè ]铭刻。《史记·封禅书》:“二世 元年,东巡 碣石,并海南,歷 泰山,至 会稽,皆礼祠之,而刻勒 始皇 所立石书旁,以章 始皇 之功德。”
[ mí lè ]佛教菩萨之一,佛寺中常有他的塑像,胸腹袒露,满面笑容。[梵Maitreya]
[ mí lè fó ]佛教大乘菩萨。《弥勒下生经》说他将从兜率天下凡,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而成佛。中国寺庙里供奉的弥勒佛像,袒胸露肚,圆脸长耳,笑口常开。这个形象来源于五代时的布袋和尚契此,传说他是弥勒的化身。
[ mí lè tà ]用于坐禅习静的一种短榻。如 弥勒佛 坐榻状,故称。
[ mó lè ]仿照原样雕刻。亦指雕刻之文。唐 元稹《<白氏长庆集>序》:“至於缮写,模勒,衒卖於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宋 曹士冕《法帖谱系·淳化法帖》:“淳化 三年壬辰岁十一月六日奉圣旨模勒上石。”清 钱泳《履园丛话·碑帖·汉熹平石经》:“自余模勒之后,南昌 学宫有重模木。”
[ mó lè ]即紫磨金。金之最美者。《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元嘉 五年,国王 月爱 遣使奉表……奉献金刚指环、摩勒金环诸寳物、赤白鸚鵡各一头。”清 郝懿行《宋琐语·言诠》:“摩勒,金之至美者也,即紫磨金。林邑 谓之杨迈金,其贵无匹,故云寳物。”
[ mó lè ]1.唐传奇中昆仑奴名。曾夜负崔生入勋臣宅,与舞妓红绡相会,促成二人结合。亦用以喻侠士。2.镌刻。3.折磨。
[ nà bù lè sī ]也译作那波利。意大利城市。位于该国西南部海岸。人口107万(1993年)。是南部重要工商业、文化、铁路、海运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海军基地。历史悠久。旅游业发达。维苏威火山、庞贝古城废墟、珍藏古代艺术品和出土文物的国立博物馆等都很著名。
[ qián lè ]马嚼子与马络头。比喻控制约束。
[ luó lè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圆形,略带紫色,花白色或略带紫色。茎和叶有香气,可做香料,全草可入药。也作萝艻。
[ méi lè é zhēn ]见“梅勒章京”。
[ méi lè zhāng jīng ]亦称“梅楞章京”。亦称“梅勒额真”。满语。清 代八旗官名。顺治 十七年后改称副都统。《清文献通考·职官一》:“凡我国官名,俱易以满语,勿仍袭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备御等旧名……一等副将,为一等梅勒章京;二等副将,为二等梅勒章京;三等副将,为三等梅勒章京。”《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噯!你那舅舅何曾戴得个红顶儿哟!当了个难的 乾清门 辖,好容易升了等儿,説这可就离得梅楞章京快了,谁知他从那么一升就升到那头儿去了。”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国初官名,清 语居多……梅勒额真、梅勒章京皆今副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