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ěi yīn ]1.即北方。古人以北方属阴,故称。2.谓山的北面。
[ běi yīn ]1.北方的乐音。2.泛指北面的声音。3.北方的语音。
[ běi yīn ]复姓。相传为 成汤 之后。见《史记·殷本纪论》及 司马贞 索隐。
[ běi yǒu ]1.在北墙上开窗户。2.指朝北的窗。
[ běi yuán shì chǔ ]北辕:车子向北行驶;适:到。楚在南方,赶着车往南走。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 běi yuán shì yuè ]犹北辕适楚。粤在南方。
[ běi yuàn ]1.宫廷北面的皇室园林。2.泛称皇室园林。3.指南唐画家董源。4.宋代名茶产地。5.见“北苑茶”。
[ běi yuàn zhuāng ]南唐 宫廷妇女的一种化妆方式。
[ běi yuè ]1.见“北岳”。2.亦作“北岳”。即恒山。五岳之一。
[ běi dí ]即北狄。翟,同“狄”。古代泛指我国北方地区少数民族。
[ běi zhé nán yuán ]1.想往南却驾车向北行驶。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2.车子北往南来。喻人行无定迹。
[ běi zhèn ]北方的主山。指 医巫闾山。《旧唐书·礼仪志四》:“五岳、四镇、四海、四瀆,年别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北岳 恒山,於 定州;北镇 医巫閭山,於 营州。”《宋史·礼志五》:“立冬祀北岳 恒山、北镇 医巫閭山 并於 定州,北镇就 北岳庙 望祭。”金 蔡珪《医巫闾》诗:“幽州 北镇高且雄,倚天万仞蟠天东。”
[ běi zhēng ]1.犹北伐,向北征伐。2.北行,北上。
[ běi zhì ]即夏至。因夏至日太阳位置在赤道最北面之点,其后即南移,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