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é ér bù tóng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 hún tóng ]1.混同、等同。2.犹总共。
[ bù tóng dài tiān ]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 bù tóng fán xiǎng ]原指歌唱演奏十分出色。后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言谈议论不同一般,十分出色。
[ huǒ tóng ]跟别人合在一起(做事):老王~几个退休工人办起了农机修理厂。
[ jiǒng hū bù tóng ]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 jiǒng rán bù tóng ]迥然: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 láng yáng tóng sì ]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 lái tóng ]犹言来朝。《诗·鲁颂·閟宫》:“至于海邦,淮夷 来同。”马瑞辰 通释:“《説文》‘同,会合也。’朝与会同,对文则异,散文则通。诸侯殷见天子曰同,小国会朝大国亦曰同,犹诸侯朝天子曰朝,诸侯自相朝亦曰朝也。”唐 李白《大猎赋》:“而忽也,莫不海晏天空,万方来同。”宋 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天子万年,四夷来同。”
[ bī tóng ]谓古代地位在下的冒用与地位在上的相同的名义或物品。
[ gōng tóng ]犹共同。《元典章·兵部一·正军》:“军马粮料衣装盘缠钞定,并仰本翼正官公同尽实给散。”《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善继 兀自怒气不息,次日侵早,邀几个族人在家,取出父亲亲笔分关,请 梅氏 母子到来,公同看了。”《红楼梦》第六八回:“如今咱们俩个一同去见官,分证明白,回来咱们公同请了合族中人,大家覿面説个明白,给我休书,我就走!”鲁迅《呐喊·故乡》:“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
[ bì lì tóng xīn ]犹言齐心协力。
[ hé tóng ]1.指 春秋 时代两个互为对应的常用语。和谓可否相济,相辅相成;同谓单一不二,无所差异。和能生物,同无所成。《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务和同也。”韦昭 注:“和谓可否相济,同谓同欲。”《国语·周语中》:“和同可观。”韦昭 注:“以可去否曰和,一心不二曰同。和同之道行,则德义可观也。”《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 集解:“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朱熹 集注引 尹毅 曰:“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参阅《左传·昭公二十年》。2.和睦同心。《管子·立政》:“大臣不和同,国之危也。”《汉书·吾丘寿王传》:“今 汉 自 高祖 继 周,亦昭德显行,布恩施惠,六合和同。”宋 欧阳修《笔说·富贵贫贱》:“凡事不和同,则不济。”明 柯丹丘《荆钗记·合卺》:“夫妻到老两和同。”黄远生《政界内形记》一:“国务卿之不能和同一致以进行者,则组织之始已种其因,固无可言矣。”3.调和。《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素问·生气通天论》:“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淮南子·俶真训》:“含阴吐阳,而万物和同者,德也。”《宋史·乐志十三》:“天人和同,恩泽洋普。”4.伙同;合伙。《唐律疏议·名例四·略和诱人》:“和同相卖者,谓两相和同,共知违法。”《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诱略》:“和同相卖为奴婢者,各断一百七。”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官常一》:“﹝按察使与藩司﹞厥后和同溺职,而事权归两院矣。”5.“和光同尘”的略语。唐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之一:“治惟尚和同,无俟於謇謇。”龚颐正《续释常谈》引 唐 韩偓《金銮密记》:“上执 偓 手,涕泣曰:‘我劝你且和同,果如此,有何利益苦杀人!’”章士钊《苏报案始末记叙》:“余私念助人为理,覆人之产,不祥;自折其志,苟为和同,不义。”钱锺书《围城》三:“买假文凭是自己的滑稽玩世;认干亲戚是自己的和同随俗。”参见“和光同尘”。6.指 春秋 时代两个互为对应的哲学常用语。龢谓可否相济,相辅相成;同谓单一不二,无所差异。龢能生物,同无所成。《国语·周语中》:“饮食可饗,龢同可观。”韦昭 注:“以可去否曰和,一心不二曰同,和同之用行,则德义可观。”7.谓平和,不交战。《国语·周语中》:“夫战,尽敌为上,守龢同顺义为上。”韦昭 注:“守龢同,谓不相与战而平和也。”8.调和。宋 罗泌《路史·后纪三·炎帝》:“因天地之资,而与之龢同。”
[ bàn tóng ]陪同;伴随:去年他曾~我到过这里。蒸发和溶解的过程常有温度下降的现象~发生。
[ fǎn fǎ tóng méng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执政时期,英国和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结成的武装干涉法国的反动同盟。从1793-1815年间,前后共有七次,最终拿破仑战败退位。
[ huò fú tóng mén ]指祸福皆人自取。
[ liù ěr bù tóng móu ]原意是三个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后也比喻轻信传闻的话没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