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告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gào qǐ ]求乞。
[ gào qiǎn ]宣示谴责之意。
[ gào qǐng ]1.申请;请求。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九:“寄 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2.请托。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评文》:“张文定(张方平)庆歷 中草两制。《荐举勅》云:‘盖举类之来旧矣。三代之盛王,其必由之。如闻外之议云:是且启私謁告请之弊也。予不以是待士大夫,何士大夫自待之浅耶?’”3.指拜谒等交际活动。《礼记·曲礼下》“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謁矣”唐 孔颖达 疏:“謁,请也。士之子年数长,则言能主宾客告请之事。”
[ gào qìng ]宣告完了。多指东西用完或货物售空。罄(qìng):尽。
[ gào qiú ]请求。
[ gào ráo ]认输;请求饶恕。
[ gào rǎo ]1.犹告发。2.客人受到款待,对主人表示感谢的话。
[ gào sài ]酬神之祭。
[ gào sàng ]报丧。《左传·文公十四年》:“九月﹝ 穆伯 ﹞卒於 齐。如丧,请葬,弗许。”《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郑玄 注:“告,赴也。”孔颖达 疏:“此谓天王崩而遣使告天下万国之辞也。”
[ gào shàn jīng ]为奖励人臣进谏而设的旗帜。
[ gào shé ]犹学舌。搬嘴。
[ gào shēn ]古代授官的文凭。《北齐书·傅伏传》:“周 克 并州,遣 韦孝宽 与其子 世宽 来招 伏 ……授上大将军、武乡郡开国公,即给告身。”唐 元稹《为萧相谢告身状》:“右,中使某乙至,奉宣进止,赐臣某官告身一通。”《朱子语类》卷一二七:“方围闭时,降空名告身千餘道,令其便宜补授。”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十:“乃如告身非誥勅,即今文凭类也。”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康熙 年间命翰林按官职所掌撰拟告身文字,无须临事猝办。”
[ gào shí ]告知实情。
[ gào shi ]旧指官府所张贴的布告。现有时也借指口头或文字通知。
[ gào shì ]1.报告情况。《左传·成公二年》:“兄弟甥舅,侵败王略,王命伐之,告事而已。”2.控告;诉讼。唐 刘肃《大唐新语·极谏》:“今告事纷紜,虚多实少。”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解纷》:“太原 守 宋浑 被人告,经采访使论使司差官领告事人就郡按之。”《元典章·刑部十五·不许妇人诉》:“今后不许妇人告事,若或全家果无男子,事有私下不能杜絶,必须赴官陈告,许令宗族亲人代诉。”
[ gào shǒu ]告发。
[ gào shuò ]1.周 制,天子于每年季冬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叫“告朔”。《周礼·春官·大史》:“颁告朔于邦国。”郑玄 注:“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郑司农 云:‘……以十二月朔,布告天下诸侯。’”《穀梁传·文公十六年》:“天子告朔于诸侯。”《大戴礼记·用兵》:“夏桀、商紂 羸暴於天下……不告朔於诸侯。”2.指诸侯于每月朔日(阴历初一)行告庙听政之礼。《左传·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朔,非礼也。”杜预 注:“经称‘告月’,传称‘告朔’,明‘告月’必以朔。”3.泛指于朔日祭祀鬼神。明 阎尔梅《观虎丘祭厉坛者》诗:“初冬黑畤具衣裳,告朔喧闐傀儡塲。”4.见“告朔餼羊”。
[ gù shuò xì yáng ]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 gào sòng ]1.告诉,告知。2.告状。
[ gào song ]同“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