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áng mò nóng mín zhàn zhēng ]9世纪中叶反唐农民起义。公元874年王仙芝于长垣(今属河南)率众起义。次年黄巢起兵,与王仙芝合并。后王仙芝战死,黄巢成为起义领袖,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率军由山东渡淮河、长江南下,879年攻克广州,部队发展到百万。旋挥师北伐,次年底攻入长安(今陕西西安),黄巢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后唐军围长安,黄巢突围,884年兵败自杀。唐王朝经此十年农民战争已名存实亡。
[ táng nián ]即 唐尧 时代。借称太平盛世。晋 束晳《玄居释》:“当 唐 年而慕 长沮,邦有道而反 宁武。”北周 庾信《变宫调》诗:“移风庆轩历,崇德盛唐年。”
[ táng pà ]宋 时来华商船上的翻译人员。
[ táng pǔ ]场圃。指种植瓜果菜蔬的园地。
[ táng qú tòng kū ]唐衢,唐 中叶诗人,屡应进士试,不第。所作诗意多伤感。见人诗文有所悲叹者,读后必哭。尝游 太原,预友人宴,酒酣言事,失声大哭。时人称 唐衢 善哭。事见 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中、白居易《伤唐衢》诗二首、《旧唐书·唐衢传》。后用为伤时失意之典。
[ táng rén ]1.指唐代人。2.指中国人。
[ táng sān cǎi ]唐代陶器和陶俑的釉色,有黄、绿、褐、蓝等多种颜色。也指有这种釉色的陶制品,现多为仿制品。
[ táng sān zàng ]唐 代 玄奘法师 的俗称。精通经、律、论三藏的高僧称为三藏法师。
[ táng sēng qǔ jīng ]唐 代高僧 玄奘 赴 天竺(印度)求经,历时十七年,回国后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宋 元 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 元 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曾演义其事。自 明 吴承恩《西游记》小说行世,“唐僧取经”遂成为 中国 民间妇孺皆知的故事。
[ táng shū ]1.指《尚书》中的《尧典》。2.指《旧唐书》或《新唐书》。
[ táng sì ]空荡的集市。《庄子·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於唐肆也。”陆德明 释文引 郭象 云:“唐肆非停马处也。”陈鼓应 今注:“唐肆,空市场。”唐 王维《为兵部祭库部王郎中文》:“唐肆求马,夜壑藏舟。”
[ táng sòng bā dà jiā ]指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代表作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 táng sòng bā dà jiā wén chāo ]总集名。明代茅坤编选。一百六十四卷。选录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八家散文,并加评论,旨在以八家之文为文章规范,宣扬唐宋派的文学观点。
[ táng táng ]1.广大;浩荡。2.公然地;虚妄地。
[ táng tī ]1.亦作“唐梯”。古代百戏之一,即翻空梯、上高竿之类。2.指高竿;高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