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án yí ]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 mán yí dà zhǎng ]1.汉南越王赵佗对汉廷的自称。2.借指清帝。
[ mán yí dǐ ]古代供来朝邻族、邻国的使者所住的馆舍。《汉书·元帝纪》:“﹝ 建昭 三年﹞秋,使护 西域 骑都尉 甘延寿、副校尉 陈汤 撟发戊己校尉屯田吏士及 西域 胡 兵攻 郅支单于。冬,斩其首,传诣京师,悬蛮夷邸门。”颜师古 注:“蛮夷邸,若今鸿臚客馆。”《后汉书·西域传·焉耆》:“遂斩 焉耆、尉黎 二王首,传送京师,悬蛮夷邸。”《三辅黄图》卷六:“蛮夷邸,在 长安 城内 藁街。”亦省称“蛮邸”。唐 常衮《贺白鼠表》:“方委贡於蛮邸,遂呈祥於甸邑。”宋 郭若虚《图书见闻志·谢元深》:“卉服鸟章,俱集蛮邸。”
[ mán yí róng dí ]古代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
[ qǐ yí ]指古 杞国。因《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有“杞桓公 来朝,用夷礼”语,故称。宋 苏轼《和陶示周掾祖谢》:“邦风方 杞 夷,庙貌犹 殷 因。”
[ ǒu yí ]1.水名。也叫沤夷水或滱水。源出山西浑源县东南枪锋岭,东南流入河北为唐河。2.古湖泽名。也叫昭馀祁。
[ nán yí ]指 屈原流放所经之地,当时这些地方的人多未开化,所以称为南夷。
[ sān xiāng yí ]汉 时 蜀 郡少数民族之一种。《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延熹 二年,蜀郡 三襄夷 寇 蚕陵,杀长吏。”
[ lì yí wéi zhí ]詈:咒骂;夷:伯夷;跖:盗跖。指将伯夷责骂为盗跖。比喻颠倒黑白,诬蔑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