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ǔ cān guān ]唐 时三品以上的武官,一月朝参九次,故称。
[ jìng zhǎng guān ]传说为 唐 时学道成仙的人。
[ kē dào guān ]明 清 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统称“科道官”。
[ lán qīng guān huà ]方言地区的人说的普通话,夹杂着方音,旧时称为蓝青官话(蓝青:比喻不纯粹)。
[ cì guān ]1.受天子命能自置官吏以治家邑。2.后世指授以官职。
[ cóng guān ]1.属官。《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王姊醉,不知其将,使骑谢 李良。李良 素贵,起,慙其从官。”《清史稿·礼志十》:“以次颁赐贡使暨从官从人,咸跪受。”2.指君王的随从、近臣。《史记·孝武本纪》:“三月,﹝ 武帝 ﹞遂东幸 緱氏,礼登 中岳 太室。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汉书·元帝纪》:“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颜师古 注:“从官,亲近天子常侍从者皆是也。”宋 洪迈《容斋续笔·侍从官》:“自 观文殿 大学士至待制,为侍从官,令文所载也。绍兴 三十一年,完颜亮 死於 广陵,车驾将幸 建康,从官列衔上奏,乞同班入对。”《明史·佞倖传·陆炳》:“夜四更,行宫火,从官仓猝不知帝所在。”
[ chāi guān ]1.朝廷临时派遣的官员。2.听候高官差遣的小官吏。
[ fēng xiàn guān ]指监察执行法纪的官吏。
[ dǎo guān ]官名。掌御用和祭祀的米食干糒。
[ bǐ mò guān si ]喻指用文字来进行的辩论、争执。
[ gù guān ]1.以前所居的官职。《史记·苏秦列传》:“燕王 曰:‘先生復就故官。’益厚遇之。”《汉书·路温舒传》:“事下度辽将军 范明友、太僕 杜延年 问状,罢归故官。”三国 魏 杜挚《赠毌丘俭诗》:“释之 宦十年,位不增故官。”2.先前的属官。《史记·张丞相列传》:“子侯 臾 代,六岁,坐为 九江 太守受故官送有罪,国除。”
[ ēn guān ]1.对给自己以恩惠者的敬称。2.卖艺者对看客的尊称。
[ bǎn guān ]晋、南北朝 时,诸王及大臣得自委任属官,在板上书授官之辞,谓之“板官”。
[ jī bǔ guān ]古时侦察百姓隐秘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