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ǎo xiāng zhī ]一种毛笔的名称。宋 陶穀《清异录·宝相枝》:“开平 二年,赐宰相 张文蔚、杨涉、薛貽(矩)宝相枝各二十,龙鳞月砚各一。宝相枝,斑竹笔管也,花点匀密,纹如兔毫。”
[ bǎo xiāng ]1.供奉神佛所烧的香。2.熏香的美称。
[ bǎo xiàng ]1.佛的画像、塑像。2.指以珍贵材料制作的神像。
[ bǎo xīng ]勋章。因 清 代勋章镶嵌有珍宝,故称。康有为《大同书》己部第三章:“女保以二年满任,任满时,若公察看其仁慈尽职,婴儿健长,公赠以仁人慈保宝星,此宝星为第一等者。”巴金《将军集·将军》:“将军穿着堂皇的制服,佩着宝星。”
[ bǎo xìng ]1.保全天性。2.佛教语。即如来藏。真金在粪秽中,其性不变;如来藏性在众生烦恼中,不失真如清净之性,故谓宝性。佛经《究竟一乘宝性论》(省称《宝性论》)之名本此。
[ bǎo xuàn ]晋 干宝 和 宋 徐铉 的并称。
[ bǎo xùn ]1.皇帝的言论诏谕。宋 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尝侍上读祖宗宝训,因及时事。公歷言今赏罚不明,善恶无所劝沮。”元 袁桷《装马曲》:“须臾玉巵黄帕覆,宝训传宣争頫首。”2.引申为宝贵的格言。鲁迅《华盖集·论辩的魂灵》:“二十年前到黑市,买得一张符,名叫‘鬼画符’。虽然不过一团糟,但帖在壁上看起来,却随时显出各样的文字,是处世的宝训,立身的金箴。”
[ bǎo yàn ]1.亦作“宝燄”。珍宝射出的光辉。2.见“宝焰”。
[ bǎo yī ]1.贵重的衣服。2.僧、道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