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áng zhōu cí ]即《凉州曲》。内容多描写西北边陲的风光及战争情景,其中以 王翰 和 王之涣 所作最为著名。
[ liáng zhōu qǔ ]乐府《近代曲》名。
[ lián zhōu bǐ xiàn ]指遍及各地。同“连州跨郡”。
[ lián zhōu kuà jùn ]指遍及各地。
[ liú zhōu ]唐 赋税名。指留作地方州县使用的税收。
[ nán zhōu ]1.泛指南方地区。《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姜亮夫 校注:“南州犹南土也,此当指 楚 以南之地言。”《晋书·羊祜传》:“南州人征市日,闻 祜 丧,莫不号慟。”清 吴伟业《庚子八月访同年吴有调有感赋赠》诗之四:“南州师友江天笛,北固 知交午夜砧。”叶叶《庚戌纪事》诗之十三:“二月南州春已深,红绵花下午沉沉。”2.指 豫章郡。《后汉书·徐稺传》:“徐稺 字 孺子,豫章 南昌 人也……及 林宗 有母忧,稺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 曰:‘此必 南州 高士 徐孺子 也。’”元 张养浩《咏史诗·朱震》:“如何当日 陈蕃 榻,止为 南州 孺子 悬。”3.借指 徐稺。清 宋琬《韩子新归中州诗以赠之》:“邑宰闻生来,下榻如 南州。”4.指 南阳。《后汉书·王常传》:“臣蒙大命,得以鞭策託身陛下。始遇 宜秋,后会 昆阳,幸赖灵武,輒成断金。更始 不量愚臣,任以 南州。”李贤 注:“谓以廷尉行 南阳 太守。”5.指两 粤。南朝 梁 江淹《游黄蘖山》诗:“南州 饶奇怪,赤县多灵仙。”唐 杜甫《从人觅小胡孙许寄》诗:“人説 南州 路,山猿树树悬。”仇兆鳌 注引 顾宸之 曰:“两 粤 为 南州 路。”6.古代州名。唐 武德 二年,初置 南州,宋 改 南川县。即今 四川省 南川县。
[ nán zhōu tà ]东汉 陈蕃 做 豫章 太守时,不接待宾客,唯 徐稺 来访,特设一榻,徐 一去就把榻悬挂起来。因 徐稺 为 豫章 人,故称“南州榻”。后用为礼遇嘉宾之典实。
[ qí hè gēng yáng zhōu ]同“騎鶴上揚州”。宋 陈韡《哨遍·陈抑斋乞致仕》词:“十萬錢,騎鶴更 揚州,是人間幾曾有底。”
[ qí hè wàng yáng zhōu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 qí hè yáng zhōu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 qí shàng yáng zhōu hè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 qí yáng zhōu hè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 rǔ zhōu fēng ]汝南 多大风,故称。
[ shí zhōu ]泛指 黄河 以南的中原地区。
[ sì bǎi zhōu ]宋 时天下有州三百余,后以其成数“四百州”指我国全土。
[ liáng zhōu lìng ]1.词牌名。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皆属正宫,字句格律相近,而与词牌不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仅见于诸宫调。
[ luán zhōu yǐng ]皮影戏的一个剧种,因起源于 河北省 滦县(旧名 滦州),故名。影人以驴皮制成,饰以油彩,故又名驴皮影。演时,前置素纸幕,演者立幕后在灯光映照下持影人于纸幕舞动,配以唱词与音乐。剧目丰富,唱腔综合高腔、京剧和 滦县 一带的曲艺而有所变化,对于评剧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影响。
[ qīng zhōu ]1.古九州之一。《书·禹贡》:“海 岱 惟 青州。”孔 传:“东北据 海,西南距 岱。”汉 应劭《风俗通·山泽·薮》:“今 汉 有九州之藪…… 青州 曰 孟诸,不知在何处。”唐 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地连 尧 泰岳,山向 禹 青州。”2.州、府名。汉 置 青州。魏 及 晋 初因之。南北朝 仍置州,治所屡迁,辖领不一。隋 废。唐 初复置州,后改 平卢军 节度使。五代 及 宋 因之。元 改 益都路。明 改为 青州府,清 因之。旧治在今 山东省 青州市。参阅《嘉庆一统志·青州府》。3.见“青州从事”。